第一千一百章 暗线(3 / 6)

bsp;  明线是由小人物,反应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思潮和国家状态。

    暗线则是刚好点出了孙先生革命所存在的问题。

    “香江毕竟诞生了金庸,古龙,梁羽生等人,所以在塑造侠义英雄方面非常在行。”张远看向蔚蓝天空,慢悠悠的说到。

    “但这些人物也只是侠客,只有小义气,并无大义。”

    沈重阳参与保护孙文,是想获得前妻和女儿的认可。

    谢霆风的邓四弟参与护卫,是因为少爷执着于革命,所以他也要参与。

    和尚参与,是因为得在外干出点事业才有脸回少林。

    李宇春的角色,是为父报仇,才参与到护卫中。

    哪怕是王学祁扮演的富商,会参与到护送行动当中,也是因为梁家挥扮演的好友陈少白疑似被清军杀死,所以他要继承对方的意志和事业。

    所以,这些人参与到革命中,是为了家人,为了爱人,为了主人,为了朋友,为了信仰。

    可惟独没有一人是为了“革命”而革命。

    为什么要革命?

    因为我恨满清。

    因为我想要家人认可。

    因为少爷想这么做。

    看到没,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一人知道革命的真正意义和缘由。

    只是因为各种原因被牵扯其中,并为此献出了生命。

    这就刚好呈现出了孙先生革命的一个致命问题。

    那就是他的革命,更多的,是一场属于小资产阶级以上人士的革命。

    没有完全动员起真正的广大的底层人民!

    革命的结果是什么?

    就算推翻了旧王朝,百姓的日子有好起来吗?

    不还是吃人的旧社会。

    肥了资本家,壮了军阀,乱了华夏。

    最终受剥削的,送死的还是底层人民。

    这片子里的人,虽然为保护孙文献出了生命,却没有一人真正理解,甚至了解过三民主义,三民是哪三民都不知道。

    这样的革命是不可持续的。

    只是为了人,而不是为了国与民族,没有社会和民族责任感。

    便没有人民能够接受的思想和纲领。

    所以历史书上写孙先生的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

    注定了只有少部分人会参与,会获利。

    并且根据马克思的理论,资产阶级天然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这个阶层去革命,本就有种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感觉。

    也难怪最终革命成果会被“篡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