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跋扈(2 / 7)

    拍完了交给我们,往外出租。

    租金对半分,维护我们来。

    《甄嬛传》有钱,能自己搭景。

    隔壁《假嬛传》剧组没钱,就得租。

    一个空房多少钱,一间装修完带家具的房多少钱,精装带各类道具的多少钱。

    明码标价。

    这样一来,大剧组拍完戏也能有持续租金收益,每年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

    小剧组有现成场景用。

    而横店又能因此吸引更多人来。

    因为这种实现多赢的规划,横店才能成为全国第一影视城。

    按照郑小龙的要求,他的景绝对是电视剧里最顶级的一批,日后租金可不便宜了。

    一间小主卧室,用一天就得500到1000。

    郑小龙可是要造一片房子,得多少间。

    而且张远知道,《甄嬛传》一出现,立即会有跟风作品,租景的剧组绝对不缺。

    这还是明面上的长期收益。

    郑小龙夫妻俩能看到的,也就是这一部分。

    但对张远来说,还有隐性收益。

    糖人和余正那边,都要拍清宫剧!

    《宫》,《步步惊心》,还有一大堆作品……

    我的场景是可以复用的!

    甚至档期调整好,还能几个剧组一起开工。

    这样均摊下来,成本不就低了?

    陈凯鸽都能靠造城发财。

    我“自产自销”,也很合理。

    张远如今的好处就是有资格产业化。

    因为他产业够多。

    否则单打独斗,成本肯定会更高。

    “不怕,造,往好里造!”张远一挥手。

    “只要不是花钱拉稀屎,费钱不出东西。”

    “真能把钱落到场景道具上,花多少都不是问题。”

    余正和糖人两家在场景道具上是弱项,这把还能沾一下郑小龙的光呢。

    而且景造的越大越好,我去和横店集团谈的时候,筹码越多,对方态度也会越好。

    这就是他的打算。

    利用自己的体量优势,同时在创作端和合作端,甚至是日后的销售端,都获得更好的集群效应。

    就像做手机,重要的不光是研发能力,还有产业整合能力。

    如果你的体量够大,那无论对生产端还是销售端,都会有绝对谈判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