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矮个,留了个有点杀马特的发型。
因为两部戏失利,他不和大厂玩了。
转头来找布伦这个专搞小成本影片,口碑也挺好的老哥联系合作。
因为成名作《电锯惊魂》就是小成本,所以温子仁想要回归初心,再做一部小成本惊悚片。
他正在与布伦讨论这项目,聊天时也说起了。
想搞一部“鬼屋”题材的作品。
张远参与讨论,聊了不少华夏的灵异传说,就当是提供素材了。
虽然还未成型,但他知道。
这部温子仁的重新起航之作,就是大名鼎鼎的《潜伏》!
不是孙洪雷那个潜伏。
是恐怖片《潜伏》,后来足足拍了5部,没有一部票房低于一亿美金的。
这部戏成功后,又搞出了更强悍的《招魂》系列。
就是有安娜贝尔娃娃和鬼修女的那个系列电影,直接搞出了一个以温子仁为核心的恐怖宇宙。
都是钱啊!
《潜伏》系列捞了快8亿美金。
《招魂》系列更是捞了超过20亿美金。
别说全吃,那不可能。
分一杯羹也够美的。
并且张远与温子仁很聊得来。
不光因为都是黄皮肤。
这位在大学时还兼修过华夏民族学,了解了很多东方民间知识。
所以他拍的恐怖片与其他北美导演那种直给,血腥的作风完全不同。
是那种擅长渲染,你觉得要吓你时,他虚晃一枪,你觉得安全时,却给你来一刀的类型。
而且尤其擅长将恐怖题材融入生活场景。
因为这都是儒家文化圈的底子。
不是张远看不起白人。
血浆片的恐怖程度和岛国,暹罗恐怖片压根没法比。
而华夏更牛逼,无论是《盗墓笔记》还是更早的“林正英驱鬼”系列,实际上是把恐怖题材完成了冒险题材。
僵尸题材电影,在华夏的大环境下,更是直接不成立。
看疫情期间的各国作为就知道了。
他们能拍这片子,还爱看,纯粹是因地制宜。
张远和布伦,温子仁三人是越聊越投机。
尤其张远说起自己在国内投资作品时,从来不干涉导演创作。
还推荐温子仁去看宁昊的《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
并告诉他,这两部戏的成本加起来都没超过300万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