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态生物对固体行星的想象,还有个二维文明的提问:\"厚度是什么样子的?\"
当她合上书,整个图书馆突然开始旋转,化作个巨大的dNA双螺旋。每个碱基对的位置上,都嵌着个文明的符号,而连接这些符号的,是无数细小的光丝——那是不同文明提出的相似问题。洛璃惊讶地发现,人类关于\"我们从哪里来\"的追问,与个距离地球十亿光年的文明提出的\"星尘如何记起自己曾是恒星\",竟在光丝上形成了共振。
星舰突然发出警报,全息屏幕上显示有股未知的能量正在靠近。叶星澜将银弦调至最高音,整个星舰被层声波屏障包裹。当那股能量撞上屏障的瞬间,洛璃看见无数个透明的影子从能量中浮现——他们有的长着翅膀,有的拖着触须,有的只是团流动的光,但都举着各式各样的\"提问工具\":有望远镜,有粒子对撞机,还有个用自己的眼睛当作观测仪器的生物。
\"他们是所有消失的提问者。\"墨的暗影在那些影子周围凝聚,形成面巨大的镜子。镜子里映出的不是星舰,而是无数个正在诞生的星系,每个星系的中心都有个发光的问号,\"当文明消失,他们的问题会继续旅行,直到被新的提问者接住。\"
洛璃的提问之笔突然飞向那面镜子,笔尖在镜面上划出道弧线。弧线经过的地方,那些消失的提问者突然开始发光,他们的问题化作无数颗种子,落入周围的星云中。洛璃看着颗种子生根发芽,长成棵发光的树,树枝上结满了果实——每个果实里都有个新的问题,有的来自人类,有的来自那些消失的文明,还有些问题,似乎来自尚未诞生的智慧。
星舰再次起航时,洛璃发现日志本的封面变成了活的星云。她翻开第一页,原本空白的纸页上,突然出现了无数个签名,每个签名都是个文明的符号。在这些符号的最后,有个正在闪烁的空位,旁边标注着行小字:\"留给所有即将开始提问的生命。\"
叶星澜的琴盒里,多了根新的银弦,弦身上刻着无数个问题的声波图谱。墨的暗影在弦上流动,将这些图谱翻译成人类能理解的语言,其中最显眼的句是:\"宇宙为什么需要被理解?\"
洛璃看向舷窗外,那颗\"提问者的星系\"仍在闪烁,而在它周围,无数新的光点正在亮起——那是新的提问者正在诞生。她举起提问之笔,笔尖的光芒与那些光点连成线,在星空中写下新的问题。这一次,她没有期待答案,因为她突然明白:当问题被提出的瞬间,宇宙就已经开始了回答。
星舰的引擎声渐渐融入星空的背景音,像首永远不会结束的歌。洛璃知道,这趟航行没有终点,就像提问永远不会停止。当她在日志本上画下今天的最后个问号时,远处的星云中,颗新的恒星正在诞生,它的第一缕光里,藏着某个文明刚刚提出的第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