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想走这条路,根本寸步难行,等于被彻底封死。
朱由检听了群臣的劝谏,也觉得颇有几分道理。
于是,熹宗朱由校登基之后立刻下旨,命李选侍迁出乾清宫,移居仁寿殿。
与此同时,还下令拘捕她身边的几名心腹太监,罪名是盗窃大内库藏。
情势至此,“移宫”已成定局。
不过,群臣反倒转过头来劝皇帝,念及光宗昔日的宠爱,还是要遵循先帝遗命,好好安置李选侍母子。
在外廷重臣的强硬施压,加上宫中老太监王安的威吓之下,李选侍最终不得不低头,答应迁宫。
就这样,轰动明末的“三大疑案”之一——“移宫案”,终于画上了句号。
李选侍以彻底失败收场,熹宗朱由校顺利入住乾清宫,真正登基掌权。
至于她盼望的皇后之位,以及垂帘听政、主宰朝政的野心,统统化为泡影。
至于李选侍为何如此执意赖在乾清宫不走,是否背后受郑贵妃暗中主使,后人已无从考证。
但她的意图昭然若揭——就是要掌控朱由校,以此来把握整个朝局。
后世甚至有人推测,她之所以如此强硬,是想与郑贵妃合谋,妄图效仿“二太后共政”的模式,掌握实权。
若真让她得逞,大明恐怕会提前迎来一个“慈禧太后”。
至于明光宗朱常洛的死,与李选侍和郑贵妃是否有关,始终成谜。
只是这“明末三案”,每一桩都荒诞离奇。
太子差点在宫中被人用棍子开瓢;
新帝登基不过月余,便莫名暴毙;
最后的“移宫案”,更是出现妃子带着太监和朝臣争夺皇太子的一幕。
可若拨开这些荒唐的表象,便能看到:明末皇宫内部的权力斗争,已走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
大秦!
“实在乱得离谱!”
扶苏摇头感叹:“光宗一死,这些人全都跳了出来,各方都要抢夺太子,以图掌控局势。”
“这李选侍的心思,简直就是要做第二个武则天!”
秦始皇嬴政闻言,也频频颔首。
“大明宫廷已经失序,党争不断,若无一位真正能镇得住场面的帝王,只会愈发糜烂。”
他看完数位大明帝王的视频后,更是感到后世大明,局势只会一天天滑落。
要想平定乱象,必须得有极其果决、手腕强硬的皇帝出场,否则根本收拾不住。
可惜朱由校的外号叫“木匠皇帝”,怕是难堪此任。
……
汉武帝时期!
刘彻冷眼看着天幕中的李选侍,眼底闪过一抹寒意。
“小皇帝登基,最容易发生的,就是太后干政。”
他自己便是过来人。
当年即便是他这等雄主,也有很长一段时间被太后牵制,直到亲政多年后,才彻底收回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