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由于明太祖杀尽开国功臣,旧将寥寥;
而朱棣久镇北地,兵精将勇,朝廷难与之抗衡。
李景隆接替帅印后,自然选择了主动进攻。
而在此前朱棣与耿炳文对峙期间,宁王手下的劲旅则成了关键变量——
成为朝廷与燕军争夺的对象。
宁王态度暧昧,既未助燕,也未抗命朝廷。
可藩王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燕王若败,下一个就轮到宁王!
宁王麾下拥兵不弱,自然格外引人注目……
此时,三朝老臣齐泰再次发力。
他顾虑辽王与宁王可能助燕,于是建议朱允炆下诏召诸王入京。
朱允炆依计而行,派人送诏。
辽王接旨之后,从海道赴京。
宁王却以各种理由拖延,拒不动身。
朱允炆一怒之下,削去了宁王的护卫权!
而此刻朱棣也未闲着。
他决定亲自南下奔袭大宁——
交由长子朱高炽坐镇北平。
而自己则挥军夺取永平之后直入大宁。
进入大宁后,朱棣迅速控制住了宁王,将其精锐“三卫军”尽数掌握。
宁王朱权被逼无奈,只能被迫倒戈!
其实他根本没有选择余地!
若站在朝廷一边,最理想的结果是平定叛乱,但事后也难逃削藩命运;
最坏的情况则是燕王胜出,届时与其为敌的宁王也难逃厄运。
两种结局差不了多少!
若投靠朱棣,虽有失败被杀的风险。
但若成功,或能保全藩位。
朱允炆一纸圣旨召其南下,他拒绝了。
再加上朝廷拔掉他的护卫,这一切摆明了是在逼他走投无路!
于是,在朱棣布局和朝廷逼迫下,宁王最终站入了燕军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