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武帝时期!
刘彻此刻则身处议事殿内,正和太子刘据商议着下一场北伐大计。
靖康之耻,蒙古铁骑南下……
这一幕幕来自未来的羞辱场景,早已在他心中燃起熊熊怒火。
刘彻的目光炯炯,语气铿锵:
“朕绝不能让那样的事情重演!”
“只要朕彻底荡平草原,不留后患,就不会有未来的屈辱!”
他坚信,唯有铁血扫荡漠北,方能换来大汉的千秋稳固。
一旁的刘据郑重点头,不再如从前那般懵懂。
“儿臣以往不曾明白父皇为何执意与匈奴鏖战。”
“如今才知,是为了后世不再蒙羞。”
“父皇此番作为,正是为后世子孙谋太平!”
刘据语气坚定,满脸崇敬地看着刘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5章盛唐终如扁舟,不负万代江山——!!(第2/2页)
这番话落入耳中,令汉武帝忍不住仰天大笑:
“哈哈哈,说得好!为子孙谋太平,妙哉!”
“你以前,可是最不愿让朕动兵的。”
“如今你竟也通了这份道理。”
“好,好极了!”
刘彻真正感到欣慰的,并非刘据好战,而是他终于明白了帝王之道的真谛——
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如此,刘据方可担得起承继大汉江山的重任。
……
贞观时期!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皆默然无语,面色凝重。
溥仪的生命走到了尽头,象征着一个时代的彻底终结。
而他们这些曾执掌江山的帝王,也在那一刻,感受到自身的历史落幕。
李世民眼神深邃,望向天幕中的最后一帧画面,喃喃自语:
“纵有盛唐,也终究不过时代洪流中的一叶扁舟。”
“属于我们的年代,也随风远去。”
他静静伫立,心绪翻涌,那股从未有过的失落感袭遍全身。
不是为自己垂泪,而是为旧日的帝王荣耀,悄然陨落。
眼角滑落的泪珠,似在告别那个金戈铁马、礼乐纲常的千年王朝岁月。
……
洪武时期!
朱元璋握紧了手中的酒杯,语气里满是愤怒和不甘:
“咱大明居然亡于胡虏之手!”
他丝毫未对大清的灭亡表现出怜悯之意,反而对大明的失败耿耿于怀。
明明是他一步一个脚印,从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重建了汉人的国家,推翻了大元统治。
可结果,却又让异族再次掌握中原大权,令他痛心至极。
“大明若亡,也应亡于自家人之手。”
“怎能让外夷染指我中原土地?”
朱元璋眼神如电,杀机四溢,仿佛想要穿透天幕改写王朝的命数: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