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手挽回汉室国运,重塑中兴,确实当得起“光武”之称!
“天意归刘!汉运不灭!!”
刘彻声音沉稳而坚定。
王莽虽篡逆夺权,然终不得天助。
唯有刘秀,才是那真正肩负天命之人,
他将大汉的国祚,再延续了整整两个世纪!
……
贞观时期!
李世民微微颔首,语气平静中带着几分钦佩:
“刘秀这人,确实有些天命加持。”
“昆阳一役,以寥寥两万人之众,硬撼新朝四十万兵马,居然还能反败为胜!”
“就算换作朕,恐怕也难以复制这等奇绩。”
“不过,他能重振汉室山河,靠的可不单是气运——”
“更靠的是他本人的才略,才是真正无人可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8章天意归刘!惟我汉运不灭——!!(第2/2页)
唐太宗李世民对东汉的中兴之主刘秀,评价极高。
历朝历代,能在乱世中拨乱反正的皇帝,往往是在四十岁左右登基。
而刘秀开国立朝之时,不过三十三岁,足见其能力之超群。
更难得的是,他重建汉室之后,不仅能安天下、定社稷,还能妥善安置功臣。
这一点,尤为难能可贵!
连一向眼高于顶的李靖都曾说,刘秀的气魄和格局,远胜高祖刘邦。
对此,李世民深以为然。
毕竟他与刘秀之间,确有不少相通之处——
同样重用文臣武将,皆擅长治国理政;
刘秀设立云台二十八将,他李世民则设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两位皇帝,不仅是武略之雄,更是文治之宗。
……
洪武时期!
朱元璋看完天幕中播出的视频,眉头微挑,转头看向朱标,语气中带着几分惊异:
“标儿,这刘秀……当真有这等能耐?”
朱标认真思索了一下,点头答道:
“这些都不是野史杜撰,而是正史所载。”
“昆阳之战确有天火降临、风雨雷霆之说——后汉书记得分明。”
“当时夜晚营中陨星坠落,白日之间云压如山,有如天倾而下。”
“流火划空,几近营地尺许便化为乌有,敌军士卒惊惧不已。”
“刘秀趁机发动猛攻,雷雨骤起,天威助势。”
“虽敌众我寡,却打得新军溃不成军。”
朱元璋听完,忍不住咋舌,啧啧称奇:
“啧啧……原来还有这一出?”
“这刘秀的命也忒好了些!”
“朕打了那么多仗,怎么就从没遇见过这等天降神助?”
他口中虽带几分调侃,但眼中却有一丝认真。
……
永乐时期!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