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真是笑话!若是这都做不到,还(2 / 3)

bsp;   “当皇帝的,连打仗都不敢,成天想着赔钱求和,算什么东西?”

    他暴脾气一上来,言辞更是不加掩饰。

    “要是老子坐那龙椅,这仗必定打到底!”

    “燕云十六州不拿回来,休想谈和!”

    “一个堂堂帝国,连统一的志气都没有,也配称王朝?”

    朱元璋历经乱世,刀山血海中夺下江山,自然瞧不上这些“纸上谈兵”的软弱皇帝。

    在他眼里,天下若不能收复、疆土若不能守住,那王朝的脸面何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55章真是笑话!若是这都做不到,还敢称王称霸?!(第2/2页)

    光是这一点,他就已对北宋皇帝不屑一顾!

    整个大宋三百年下来,始终未能将燕云十六州重新纳入版图。

    真正对这片故土还有念想的,也就是赵匡胤和赵光义那兄弟俩了。

    可到了后代的皇帝手中,几乎都对“收复失地”这件事闭口不谈,不闻不问。

    宋真宗原本是还有一线机会的。

    但他最终却签下了所谓的“澶渊之盟”,与辽国和解,并在名义上放弃了对燕云十六州的所有主权要求。

    这一纸盟约,也等同于北宋彻底撕掉了“中原正统”的最后一点尊严。

    自那以后,历代北宋皇帝基本都对“收复故地”视若无睹。

    靖康之变后,赵构南渡,勉力维持了一个偏安政权——南宋由此建立。

    南宋初年,一度有振兴山河、重整旧山河的希望。

    毕竟北宋的积弊太多,反而为新政权腾出了改革的空间。

    可惜赵构这人也没多大志气,居然复刻了澶渊之盟——

    他亲口承认:“南人归南,北人归北。”

    自此南宋便再无资格自称“正统王朝”,沦为地方割据政权。

    而最终,曾被他们抛弃的北地汉人,随着南宋在崖山一战的灭亡,一并覆灭。

    这也算应了那句老话:人弃天弃,自作自受。

    大宋,从立国开始便带着“失义”的烙印,最后也没能逃过“耻辱”二字的结局。

    令人唏嘘的是,那些为了江山社稷拼命的英雄豪杰,最终也只能随风散尽。

    燕云十六州,直至朱元璋打下大明,才终于重新归入中原的怀抱。

    要知道,如果不是朱元璋拿下那块土地,后果将不堪设想。

    而在朱元璋建立大明的时候,南北的汉人,若从安史之乱算起,分裂已有四百年之久。

    如果从后世往回推三百多年,那也已是雍正年间,换了好几代人。

    那时候,燕云一带的百姓恐怕早就不认为自己是“宋人”了。

    能收复这片土地,难度何其之大!

    所以说朱元璋能将其纳入版图,不夸张地讲,简直就是再造中华!

    论这一功绩,朱元璋的地位无疑高居顶峰,可与秦皇并肩。

    李世民在这方面都只能在旁边站着!

    朱元璋:你可知何为“席卷八荒,混一宇内”?

    何为“以武止乱,以文致治”?

    若无我朱某人,恐怕这片土地早已西化成罗马的模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