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真是胆大包天,居然敢擅自更改(2 / 3)

nbsp; 说白了——就是个“山寨定制款”!

    自己辛苦一辈子,结果被后人弄了个四不像的庙号,还被顺带揭了老底!

    朱棣此刻胸口剧烈起伏,脸色变得铁青。

    ……

    嘉靖时期!

    他看着天幕上“明成祖”三个字,心头也是一颤,神情微妙得不太自然。

    因为他,正是“成祖”庙号的幕后主谋。

    当年为了能把自己那位地位不高的亲爹兴献王抬进太庙,嘉靖必须得为朱棣“升格”一下——

    只有将他从“太宗”改为“成祖”,才能让自己的父亲“名正言顺”入庙配享。

    当然,这背后还有一层更复杂的政治权衡,不全是为了私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60章真是胆大包天,居然敢擅自更改我的庙号——!!(第2/2页)

    可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嘉靖心底终究是有点发虚的。

    毕竟朱棣一生最在意的,就是自己这个“太宗”梦。

    现在倒好,被他一下子打回原形,还原了历史最敏感的一页。

    若是朱棣知晓这一切,恐怕真的会翻天!

    天幕上的文字继续浮现:

    【好亲叔——!】

    【朱棣在夺取侄儿建文帝的皇位之后——】

    【彼时帖木儿帝国的沙哈鲁也兵起西域,篡了自己侄子的王位。】

    【朱棣以天下共主身份致信沙哈鲁,劝他以和为贵、叔侄团结,不要兄弟阋墙。于是,世人称其为“好亲叔”。】

    嘉靖看到这段介绍,脸色更尴尬了。

    ——叔侄和睦?

    ——不杀侄儿?

    这不是明摆着反讽吗?!

    关于自己的外号,朱棣原本还挺忐忑,生怕后人给他整点难听的。

    可现在看到那短短几行介绍,反而让他心里松了口气。

    毕竟外号这种东西,不求光彩照人,但求别太丢脸。

    从天幕上被点名的那些皇帝来看,外号多、花样怪——

    往往就代表着背后黑料不少,被后人拿来反复嘲讽。

    朱棣仔细一看,自己不过是被叫了个:“好亲叔”、看起来还算中规中矩。

    “没叫我‘逆臣朱三’那就算不错了。”

    他心里暗道一声,终于长出一口气。

    至少在这后世的眼中,自己没被一棍子打死。

    说明历史评价上,自己这一生还是勉强及格,没被满门黑料、按在地上摩擦。

    但这口气还没缓完,朱棣的脸色突然又黑了下来,眼神死死盯着那三个大字:

    【明成祖——!】

    “到底是谁干的?!”

    “哪个小兔崽子擅改我的庙号?!”

    他咬牙切齿,恨得几乎要咬碎后槽牙。

    这事儿,比外号难听还气人。

    ……

    洪武时期!

    朱元璋正站在一旁,瞥了一眼那边脸色难看的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