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效遏制了权臣乱政,却也衍生出一个致命的缺陷——官僚主义。
这种东西,一旦放任不管,就会形成系统性的腐败。
而搞出百万漕运赖以生存的灰色利益链,甚至军政体系的“复合体”;
可若是严加监管,他们又能消极怠工,懒政不作为。
而严重时还可能铤而走险,直接对监察使下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97章文官集团只关心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第2/2页)
更何况,古代的文官集团,并没有类似后世的约束机构,能起监督作用的,只有一个缩水版的御史台。
但是呢,历代皇帝大多数都不像朱元璋那般铁血果断。
可想而知,这种官僚主义一旦蔓延,会膨胀到何种程度。
后人所称的“文官集团”——
其实并非仅指那些伴随皇帝左右的士大夫,而是更广义地代表着大地主阶层的利益。
从高官到地方胥吏,都有人属于这个体系。
若要划分,可以称为“文官集团”与“皇帝集团”。
二者生而对立。
皇帝固然是天下最大的剥削者。
但其统治范围极广,反倒在某些时候能相对体现出百姓的利益。
为使王朝长久,他不得不兼顾公共福祉,确保政权稳固,从而实现长期的收益。
若他只图长远利益,哪怕压榨严苛,也会像汉武帝那样,竭力维持大局。
若他沉溺于短期利益,与官僚们同流合污,放任掠夺,就如晋武帝。
若能在长期与短期之间维持平衡,则是汉文帝、唐太宗之类的明君。
文官集团却不同,他们丝毫不关心王朝能否延续,他们唯一关心的,是利益的最大化。
皇权担心改朝换代,地主官僚却并不害怕——甚至还可能因此上升一步。
说到底,这两股势力本质上都在剥削百姓,只不过角度与方式不同罢了。
……
汉武帝时期!
“这明世宗竟然活到了六十岁。”
刘彻凝声低语,目光中透着一丝玩味。
这背后无非两种可能:
要么是嘉靖修道真得了几分门道,从而延寿;
这意味着修行或许真能延长寿命。刘彻因此打算更加重视黄老之学。
要么,就是嘉靖避开太医,自行炼药嗑丹,反倒因此比前几任皇帝命更长。
这,正好印证了他早先的阴谋论猜测:
明朝诸帝之所以短命,背后必有隐情!
看看嘉靖,远离皇宫,不轻信太医,依靠丹药硬生生熬到六十。
而之前那些皇帝呢?
宪宗、孝宗皆死于太医之手,武宗朱厚照则是落水横死,皆不算自然而亡。
若无这些“意外”,他们的寿数本可更长。
“这绝不是巧合。”
刘彻语气笃定,眼神冷厉:
“从仁宗之后,大明皇帝几乎没有一个能活过四十。”
“这世间哪会有如此巧合?!”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