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
“此等伪史,不过借高句丽之战讥贞观帝外强中干,却忘了——”
“能令四夷尊称天可汗者,岂是跪地求饶之辈。”
李德全捧着资治通鉴颤声上前:
“圣明如陛下!昔鳌拜专权,民间亦造谣称主上割地,与此等妄言同出一源。”
玄烨眸光一厉:
“不错!史由胜者书,但小人总欲浑水摸鱼。”
他翻开旧唐书,冷指一页:“贞观十九年,太宗亲征,攻辽东而置辽州——哪有割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56章帝王之败,可死,不可辱——!!(第2/2页)
胤礽若有所思:“天幕现此图,时机太巧,恰逢三藩余党蠢动,莫非……”
“哼!”
玄烨冷笑,阖书声震案:
“不论何方宵小,妄图乱我根基,皆痴心妄想!”
他凝视天幕,声若金铁:
“那割地图连鸭绿江走向都错!唐时入海口何在?这些人连水经注都未翻过!”
画面骤变,映出“高句丽占领下的辽东城”。
玄烨见状,反笑:
“好个辽东城!”
“箭楼制式明代才有,护城河宽度亦非唐制——连考据都不懂,也敢欺世惑众!”
胤礽面露敬意:
“父皇英明!儿臣还见那唐帝冠冕缀有东珠——那是我朝规制,唐人岂能用?”
玄烨颔首:“洞察入微。”
李德全怯声道:“是否请钦天监观测天象?”
“无须!”
玄烨摆手:“妖术不足道,倒是……传旨翰林,着修古今正史辨,列历代伪史百例,以正视听!”
“儿臣领命。”
胤礽俯身。
玄烨抚其肩,神情稍霁:
“治史如治国,不容虚妄。”
他仰望天幕,语气陡然坚决:
“朕倒要看看,是尔等谎言厉害,还是朕笔锋更重!”
天幕骤然闪烁,画面扭曲,一行文字倏然显现——
“历史由胜利者书写,但真相永存……”
玄烨冷哼:“雕虫小技!”
他转向李德全:“召南怀仁,朕要问这幻术是否西洋伎俩。”
待李德全退下,胤礽低声道:“父皇,儿臣疑这背后另有其人,或是——”
“蒙古余孽?朱三太子?”
“亦或西洋传教士?”
玄烨淡然摇头:“皆有可能,但无妨。要让天下人明白——历史不是任人涂抹的!”
他提笔蘸墨,挥毫书下“正本清源”四字,笔势遒劲,墨透纸背。
“挂于翰林正堂。”
玄烨叮嘱太子:“记住,修史者当持直笔,宁负当世,不负后人。”
胤礽恭敬接过,只觉纸轻似羽,却重若千钧:“儿臣谨遵教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