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内忧外患(3 / 3)

古城跟着众人来到路边摊,一边吃着饭,一边询问现在的情况,陈骁自告奋勇的去报亭买了《华夏电影报》来。

    李古城接过后,看到毛小彤指出的一篇文章,见上面印着一个黑漆漆的标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影,作者署名:雕心。

    文章开篇就指出了现在艺术院线正在上映的一部电影,指出了这部电影引起了青少年群体的注意和观影热情,一直很沉闷的艺术院线突然出现了这样一部题材新颖,方式独特的商业恐怖片,让不少大学生排队前往电影院观看。

    尤其是网上还有人大肆出高价寻找录像带里面失踪的那些大学生下落,炒得沸沸扬扬。

    这时候文章笔锋一转,指出这个电影从头到尾都是商业炒作,它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电影,而且是一部粗制滥造的电影,它不应该出现在艺术院线。

    它就像是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它就像是鸡立鹤群的异类,它的出现是对文艺战线的侮辱,是对文艺工作者的玷污。

    如果这样的电影也能获得热映,也能获得很好的成绩,那岂不是在鼓励那些苦苦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工作者抛弃对艺术的追求,整天挖空心思去搞些奇技淫巧的事情?

    以后还会有谁安安分分的拍电影呢?艺术院线中艺术电影的份额受到侵占,利益受到损失,在商业电影大肆倾轧下,那又有谁会继续坚持艺术呢?

    文章最后留下了一段话: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电影,这是华夏电影人最值得深思的问题。

    是能够名留影史的艺术电影,还是粗制滥造奇技淫巧的快餐品?

    面对好莱坞电影的步步紧逼,华夏电影将如何应对?如果放任这种情况下去,华夏电影将很快来到一个生死存亡的转折点。

    华夏电影,是生,是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