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回(2 / 2)

浮生仙 竹子米 1370 字 6天前

/p>

让她感到好笑的是,每个孩子所在界域不同,这个每年的时间段区别极大。

有的界域时间与凡间同步,有的“天上一日、地下一年”

,有的还有别的时间差。

但不管是哪一种时间差,在他们那里就是一年一度。

尽管如此,不是修炼就是在修炼途中的桑月,愣是到现在才知晓。

更难得的是,今年居然九子齐集于同一天祭拜。

她在空间里是感受不到这份亲子遥祭悸动的,除非特殊情况,比如儿女遇险。

母子连心,不管她人在哪儿都能感应到。

而祷念之类的祭拜仪式,不管儿女们多么的心诚,她在与世隔绝的空间里感觉不到。

何况她在儿女的心里已经身殒道消近千年,能有多心诚?就像人间的清明祭祖,年轻一代对隔代的老祖宗哪有多深的念想?不过是遵循传统习俗罢了。

桑月不指望孩子们有多心诚,只兴致盎然地看着热闹。

这些儿女有的还是万年光棍,有的已经成亲生子携家带眷。

听着孙儿们的祷告以及愿望清单,但凡是无伤大雅的便随手做了,让孙儿们小小惊喜一下。

她记得前夫提过清明节的事,因醉心修炼没接收到相关的信息,就忘了这回事。

难得今年顺利接收到儿孙们的一番孝心,这才想起道侣灵散前的那番话。

让她感到欣慰的是,道侣的大名与她的同列一个牌位接受儿孙们的祭拜祷念。

看到清夙二字,心神略有恍惚。

清夙,既是她的现任道侣(已然身殒道消),也是她前世的丈夫,又称前夫。

犹记得,前夫对儿女们甚是冷淡,在他的脸上完全看不到跟亲情相关的表情。

儿女们对他倒是充满敬崇以及孺幕之情,强者为尊嘛,没有生灵会排斥成为神的子嗣。

就算父子间没有亲情,因神的血脉带来的各种便利足以让儿孙们铭记。

不知是否事前商量过,儿女们在祭拜的过程中只字不提自己有什么困难或者烦恼。

性情外向的孩子一直絮絮叨叨,十足话痨。

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日常琐事,让她这老母亲听得好笑不已,翘着嘴角迟迟未能放下。

而性情内敛的孩子上香之后,伫于案前静默不语,半晌才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