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最会演戏的人在一个屋子里(2 / 5)

机,可架不住,有别人不信啊,架不住有人想借题发挥啊。”

    他顿了顿,然后压低声音吐出了一个名字:

    “比如……张德明议员的手段,您是最清楚的。

    他最擅长的喜欢小题大做,散布谣言打击对手了。我是担心他借这个机会.”

    话未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

    王新发被鲁晨嘉的话语挑得心头火大,太阳穴突突直跳,却偏偏发作不得。

    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滚烫的茶水烫得舌尖发麻,却不及他心中怒火的万分之一。

    更可恨的是,鲁晨嘉话里的暗示不无道理。

    他非常了解张德明那头政治鲨鱼,正如鲁晨嘉所言,一旦让那老东西嗅到“特派员失踪”和“李晌失联”这两件事之间哪怕一丝丝可能的联系。

    就算这联系脆弱得像蛛丝,后者也会倾尽全力将其编织成足以勒断自己脖子的绞索。

    后者会动用掌控的喉舌,散布各种真真假假、扑朔迷离的谣言,然后在执政府会议上发起刁钻的质询;

    还他会将任何一点捕风捉影的线索,都无限放大,精心扭曲,最终构造成他“失察”、“纵容”甚至“幕后指使”的滔天罪状。

    尽管王新发内心深处并不认为,靠泼脏水的诬蔑就能扳倒他。

    他在执政府,虽然不如张德明根深蒂固,可他经营多年的力量又岂是易碎的鸡蛋。

    然而,他更明白一个道理,打击对手,很多时候并不需要最终将其置于死地,打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消耗和胜利。

    水滴石穿啊!

    每一次谣言的风起,每一次舆论的发酵,每一次质询的刁难,都是在向整个权力生态圈释放“东风压倒西风”的风向。

    而执政府里大大小小的官员们,这辈子最擅长做的就是等风来,跟风走了。

    王新发心底冷笑连连,他深深的看了眼鲁晨嘉,脸上浮出虚伪的笑容道:

    “鲁总的提醒,未尝没有道理张德明此人,惯于兴风作浪,确实不得不防,我会注意的。”

    他微微颔首,仿佛真的在虚心接纳饭搭子的提醒,但话语里的转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

    “不过,现在下任何结论,都为时尚早,当务之急,是找到人!找到李晌,或者找到特派员!

    真相,必须建立在铁证之上,而不是靠某些人上下嘴皮子一碰,捕风捉影,信口雌黄。

    张德明要是敢用这种子虚乌有的事攻讦我,他就得小心一口老牙被崩碎,以后再吃不了东西。

    鲁总,你觉得呢?”

    王新发死死盯着鲁晨嘉,话里说着的是张德明,但视线锁死的却是鲁晨嘉。

    鲁晨嘉识趣儿的低下头颅,避开王新发灼灼的眼神。

    反正,鲁晨嘉意思已经暗示到了,面子上自然还是得给位高权重的议员留有余地。

    官员的权力砝码,往往与其嘴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