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封第14章 人道根基(2 / 5)

力的宝剑,闪烁着寒光,仿佛在诉说着它的主人此刻的愤怒。

就在帝辛准备挥剑斩杀异族,以保护人族的安全时,突然,一双骨手如同闪电一般伸了过来,死死地抓住了人皇剑的剑身。

帝辛惊愕地看着眼前这个如同骷髅一般的老者,他的身体干瘪而消瘦,仿佛只剩下了一副骨架,但他的双眼却如同燃烧的火焰一般,透露出无尽的威严。

帝辛心中一惊,他立刻意识到这个老者绝对不是普通人物,于是他迅将剑尖倒垂,收到胸前,然后恭恭敬敬地向老者行了一个礼,说道:“辛见过老子!”

老子并没有开口说话,他的嘴唇微微动了动,却没有出任何声音。

帝辛这才注意到,老子的舌头已经干瘪得如同一片枯叶,显然已经失去了说话的能力。

不过,老子并没有让帝辛等待太久,他通过一种特殊的传音方式,将自己的声音传入了帝辛的脑海中。

“陛下不必动怒!

因果循环自有天道,不可强行参与。

天道无权,自当枯萎,你可明白?”

老子的声音在帝辛的脑海中回响着,虽然没有丝毫的情感波动,但却蕴含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威严。

帝辛虽然对老子的话一知半解,但他也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毕竟,站在他面前的可是老子啊!

如果说老君是太上老君的善尸,那么老子就是老君的人教化身。

而太上老君作为人教的教主,虽然从不涉足人教事务,但他的地位却是至高无上的。

除了教导道玄都之外,太上老君对于人教的唯一建树便是创立了人教。

可以说,老子在人教中的地位就如同人族的始祖一般,受人敬仰。

老君被太上指派掌控天庭之后,便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天庭的事务上,对于人教的事情,他虽然也有关注,但由于身份所限,无法过多地干涉。

人教的实际掌控者老子,就如同老君的阴身一般,平日里极少露面。

然而,每当人族面临极其危难的时刻,老子总会如救世主般降临。

他不仅会出手解决危机,还会对人族的历史进行梳理,并结合人族三皇不断完善的《易经》,推导出一部更为高深的经典——《道德经》。

这部着作的问世,使得《易经》的地位愈尊崇,成为了群经总纲般的存在。

后世的百家争鸣中,各个学派都试图将自己的学说与《易经》相联系,以证明其学说的正统性和权威性。

然而,尽管百家之间常常展开激烈的辩论和厮杀,却从未有人敢与道家一较高下。

且不说其他学派是否有胆量挑战道家,单就道家的庄子而言,他的智慧和辩才足以让后世那些以诡辩着称的儒家学者望尘莫及。

其余各家更是连与道家正面交锋的资格都没有。

所以,关于老子被传为“孔子师”

这件事,虽然存在争议,但至少儒家受道家恩惠这一点,是绝对没有人敢否认或狡辩的。

在后世,那些不肖的儒门子弟竟然对儒家进行阉割,他们最多也只是将自己与释家和道家相提并论而已。

至于其他百家学说,儒门何曾将它们放在眼里呢?所谓的儒释道,儒家居然还能排在位,这可真是与棒子如出一辙啊!

就像棒子将李舜臣评为“亚洲十大名将之”

一样,这种勇气实在是令人咋舌。

此时此刻,人道不显,无论是西游世界还是洪荒世界,人道的根基都已经被一神教的外族所玷污。

他们将所谓的科学教强行嵌入其中,压制了人道中最为重要的哲思根基——人为什么是人!

人们被科学教异化成了科学的奴隶,失去了思辨人为什么是人这个概念的能力,只能假借科学之名,宣扬一神教的事实,从而使人都被物化。

然而,老子却先一步进入了洪荒。

当帝辛见到老子时,他对于恢复人道的信心顿时大增。

毕竟,老子可是道家的祖师爷啊!

听到老子的话语,帝辛又怎能不期期艾艾呢?

老子看着帝辛那如雕塑般僵直的身体,心中明白现在并不是打击他的时候。

于是,老子稍稍缓和了一下语气,缓缓说道:“灵气的散失,以及与异族对抗所带来的惨痛经历,使得人族不得不以献祭寿命来换取力量。

这一根本性的变化,让人族失去了曾经勇往直前的动力和深入探究事物本质的本钱。

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形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