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公开选拔干部(2 / 2)

又不能直接否定——张扬刚任代市长,又是省里力挺的人,直接反对只会显得自己不配合。

他是市委书记,怎么可能允许其他人染指人事权?

张立新却没接林振华的话,反而转向张扬:“市长,组织部初步测算过,要是简化流程,把笔试和面试合并,再压缩考察时间,四十天左右能完成。

土地局、城建局可以先派临时负责人,边主持工作边参与选拔,两边不耽误。”

他早有准备,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流程表,推到桌中央:“笔试考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面试请省党校的专家和企业代表当评委,重点考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怎么处理土地纠纷、怎么推进项目审批,这样选出来的人,至少能快速上手。”

张扬拿起流程表,眼眸在“企业代表评委”那栏顿了顿:“这个好,新区建设要靠企业,让企业参与评分,能选出真正懂经济、会服务的干部。”他抬头看向众人,语气坚定:“至于时间,四十天不算长,临时负责人先顶半个月,等选拔结果出来,正好衔接上。

要是等得起两三个月,就不会提‘紧急部门’这个说法了。”

王海涛还想反驳,却被郑伟民打断:“我倒觉得可以试试。”

纪委书记的声音不大,却让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郑伟民翻开面前的简报,指尖在“涉案干部组织考察漏洞”那行字下划了道线:“陈明远案里,不少干部是靠关系上位,组织考察没发现问题,就是因为流程不透明。

公开选拔至少能保证程序公正,减少‘带病提拔’的风险,也能给老百姓一个交代——让大家知道,嘉和的干部选拔,不再是少数人说了算。”

他这话戳中了要害。

涉案的二十七名干部里,有五个是靠陈明远打招呼提拔的,组织考察材料写得天花乱坠,实际能力一塌糊涂。

郑伟民抬眼看向王海涛:“至于镇不住场面,要是选出来的人连公开选拔的竞争都扛不住,怎么可能镇得住涉案部门的烂摊子?”

王海涛被噎了一下,张了张嘴,没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