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1 / 2)

要拉动云栖县的经济,显然不能单纯依赖农业了。

当前的市场规模有限,倘若云栖县盲目大规模展农业,比如兴建大棚种植蔬菜水果,省城的市场恐怕难以完全消化。

因此,农业展仍需推进,但绝不能像是在云栖县时一样,大力展,必须转变思路、调整策略。

省城市场要饱和了,至于帝都市场,不可能他一家独大。

想要在帝都市场一家独大,谁都做不到。

帝都势力复杂,谁不想分一杯羹?

而且帝都市场最为火爆,人家不差价格,只要品质好就成。

他们种植的水果品质好吗?

好。

可哪怕再好,跟进口水果也无法相比,想要跟人家竞争,怕是有些难!

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来着。

关键是人家不差钱,更加不差价格。

帝都消费者购物未必会看性价比!

既然农业难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那么,城市的展就必须扛起这面大旗。

如何通过城市展带动经济增长呢?

答案便是房地产。

房地产行业的盈利空间巨大,若能巧妙结合《大明不夜城》项目,同时将学校、政府、医院等关键机构迁移至新区,定能吸引大量人口前来购房定居。

当然,房价必须得到有效控制才行。

他不愿看到老百姓为高昂的房价叫苦不迭。

唯有房价稳定,新区才能吸引人气,进而蓬勃展。

政府调控房价并非难事,只需合理控制土地价格,房价自然难以飙升。

若开商执意涨价,政府亦可采取行政手段进行干预。

而土地价格,无疑是这一系列调控措施中的核心环节。

土地价格直接关系到县财政收入,这也是全国各地热衷于炒作房价的根本原因。

房价越高,土地售价便水涨船高,财政收入自然丰厚。

因此,即便上级部门明令禁止炒房,地方上仍可能置若罔闻,甚至不惜冒着被问责的风险,也要鼓吹房价坚挺。

说到底,还是利益在作祟。

地方财政捉襟见肘,工作人员的工资放都成问题,更别提刺激当地消费了。

特别是零售行业,如饭店、服装店、市、水果店、菜店等,一旦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的工资无法按时放,对当地经济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这样的先例并不鲜见。

隔壁省的一个县区就曾生过类似事件,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半年未领到工资,导致当地饭店倒闭了七成以上,其他店面也倒闭了近一半,全县经济陷入低迷。

最终,商家们不得不联合起来向政府施压,要求解决工资问题。

由此可见,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无疑是当前及未来的主力消费群体。

他们每月有稳定的收入进账,消费起来底气十足。

反观普通民众,尤其是农民,即便赚到了钱也往往舍不得花,而是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要是公务员和农民同时住院时,公务员可能拿不出住院费,而农民却往往能从容应对。

这并非讽刺,而是现实写照。

就算能拿出来,说话上在哪里借的,这只是指普通公务员。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地价对一个城市展的重要性。

然而,张扬却不愿看到云栖县的地价和房价飙升。

高昂的房价将让老百姓望而却步,更无法吸引人才前来定居。

他要的是人气,是人口的增长。

只要有人气,经济就会水涨船高。

这些想法一直萦绕在张扬的心头。

他原本打算让会城地产也参与到新区的建设中来,以避免一家独大。

再怎么会城地产也是本土企业,而华远置业作为外地企业,不可能永远留在云栖县。

扶持本土企业是必然,否则一旦外地企业撤离,云栖县的经济将面临严峻挑战。

虽然他可能看不到那一天的到来,但他不愿给云栖县留下任何隐患。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这并非张扬的清高之言,而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

若他想要财富,完全可以选择去经商。

但他没有这么做,他更享受看着一座城市按照自己的设想崛起的过程,这让他充满了成就感。

没错,就是成就感。

他希望在自己离开后,百姓们能记住他。

这是虚荣心作祟吗?

或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