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齐心共进进入十强县(1 / 2)

云栖县能取得如今这般辉煌成就,绝非张扬一人之功。

众人拾柴火焰高,从县委领导到基层干部,从田间农民到街边商贩,皆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进入全国经济前十县,这是荣誉,不是张扬一个人的荣誉,是所有人的荣誉。

同时云栖县成了众人眼中的“香饽饽”

各地人才如潮水般涌来,渴望在这里扎根。

尤其是农村户口,那叫一个紧俏。

不少人托关系、走后门,盼着能将户口迁到云栖农村,享受诱人的政策红利。

可惜,农村户口的大门早已紧紧关闭,想进?没门儿!

如今,能落户云栖县县城,都成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儿。

2005年11月11日,这个看似平常的日子,却注定要在云栖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全国统计数据新鲜出炉,整个云栖县瞬间沸腾了!

云栖县gdp过240亿,一举挤掉吴江,昂挺进全国经济前十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有70元。

这一串串数字,如同激昂的战歌,奏响了云栖县崛起的最强音!

消息传开,县委大院里,鞭炮齐鸣,欢呼声震耳欲聋。

干部们激动得热泪盈眶,紧紧相拥,共同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张扬站在人群中,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眼中却透着一丝冷静。

进入十强县,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未来的路还长着呢。

十强县榜单上,云栖县虽光荣上榜,却只能屈居末位。

想要往前挪动一位,那难度堪比登天。

再看那高高在上的第一名,gdp高达1400多亿!

这数字,让张扬都忍不住咋舌。

哪怕这里面有点水分,可过千亿那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云栖县地处内陆,既没有沿海城市的便利交通,又缺乏丰富的海洋资源,拿什么去追?

能保住这第十名的宝座,都已经谢天谢地了。

不过,云栖县闯入十强县的消息,如同重磅炸弹,在省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市委书记卞振国和市长沈映雪,无疑是这场胜利的最大功臣。

省里的表扬电话如雪花般飞来,两人笑得合不拢嘴,走路都带风。

这可不是一般的小政绩,简直是天大的荣耀!

有了这政绩加持,未来的仕途一片光明!

与此同时,张扬再次成为省委组织部的“心头好”

这个年轻有为的县委书记,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省委组织部的领导们看着张扬的资料,纷纷点头称赞:“这小子,前途不可限量啊!”

不光省委组织部,省里领导也对张扬赞誉有加。

能在不到五年时间,把一个后三名的贫困县带领成为全国经济前十的县区,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没错,就是奇迹。

除了张扬以外,没有任何人能完成。

再加上云栖县还只是内陆县,地理交通位置一般,更加不是直辖市的县区。

要不咋说这是奇迹。

完成进入十强县的目标,张扬并未沾沾自喜。

他心里清楚,明年保住这十强县的名额,才是重中之重。

每年十强县的竞争,那叫一个激烈!

各县区如同凶猛的野兽,为了那有限的席位,拼得你死我活。

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挤出榜单,前功尽弃。

若是云栖县身处沿海城市,张扬压根儿不担心这些。

凭借沿海的优势,他有十足的信心保住经济前十县区的位置,甚至冲击前五名都不是梦。

可现实是残酷的,云栖县没有海,这就如同战士没了锋利的武器,在激烈的竞争中,难免有些力不从心。

为了应对明年的挑战,张扬召集县委领导班子,开了一场紧锣密鼓的会议。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而热烈。

张扬目光坚定,扫视着众人,说道:“咱们云栖县能进入十强县,靠的是大家齐心协力。

但明年,咱们面临的挑战更大。

大家说说,咱们该怎么保住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县长吕玉昌率先言:“书记,我觉得咱们还得在特色农业上下功夫。

今年咱们的有机蔬菜和绿色水果大受欢迎,明年咱们扩大种植规模,提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