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这,是战争打响的第一枪。
“各位同学!各位战友!衰老是什么?是镌刻在基因双螺旋结构中的熵增定律!是端粒每一次分裂后不可逆的磨损!是一切生命从诞生之初就注定的终点!”
“不从基因的最底层编码入手,不从细胞的最本源规律出发,一切临床的缝缝补补都只是扬汤止沸!一切算法的模拟推演都只是空中楼阁!”
“我们生物科学学院,研究的正是生命本身!是创造与毁灭的终极奥秘!这个联盟,理应由我们来主导!舍我其谁!”
字里行间,那种属于基础科学的骄傲与舍我其谁的霸气,几乎要穿透屏幕,点燃每一个读者的血液。
帖子发布的瞬间,下方的跟帖数以每秒数百条的速度疯狂刷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81章:龙河大学的“王冠”之争!(第2/2页)
整个论坛,彻底引爆!
“楼上的同学,话说得未免太满了。”
一个ID为“手术刀”的用户回帖,在短短三十秒内,点赞数便突破了五千。帖子的归属学院,赫然是“医学院”。
“理论的星辰大海再璀璨,最终也要映照在‘人’这片现实的土地上。”
“没有我们医学院一代代人积累的临床数据,没有数以万计的志愿者用身体换来的试错反馈,没有我们这些手握手术刀、直面病患痛苦的一线人员制定的治疗方案,你们那些所谓的‘本源理论’,就永远只是一堆沉睡在服务器里的0和1,一叠毫无价值的废纸!”
“联盟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发表几篇顶刊论文,而是为了治病救人!我们,才是连接理论与现实的唯一桥梁!我们,才是核心中的核心!”
就在生物科学与医学两大学院的支持者们捉对厮杀,用各种艰深晦涩的论文和案例互相攻击,战况进入白热化之时。
一个来自计算机学院的、ID为“代码上帝”的传奇大神,慢悠悠地敲下了一行字。
他的回复很简单,甚至带着一丝程序员特有的、看穿一切的慵懒。
“呵呵,两位都别争了。”
“我只问两个问题。”
“第一,为沃森教授推演出‘死亡判决书’的【羲和】系统,是谁写的底层架构?”
“第二,你们两家每天产生的、以T为单位起步的实验数据,需要谁的算法来清洗、来建模、来寻找那沧海一粟的规律?”
“没有我们,你们两家都还停留在石器时代,用肉眼和显微镜去观察细胞,用纸和笔去记录天知道要多久才能统计完的数据。”
“所以。”
“我们,才是驱动这一切的,唯一的大脑。”
这条回复的下方,再无争辩。
只有一排排由计算机学院学生刷出来的,整齐划一的“/手动滑稽”表情。
这场“王冠”之争,以一种超乎想象的速度在发酵、在升温,很快就从线上蔓延到了线下。
有好事者,或者说,有一群唯恐天下不乱的学术狂人,竟然真的在学校的大礼堂自发组织了一场场公开的学术辩论赛!
辩论赛上,各大学院最顶尖的学生代表们西装革履,引经据典,唇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