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卑斯山的冷风,带着雪域的凛冽,吹过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每一寸石板路。
当龙河大学的数百名交换生,在国宝级院士周思民的带领下踏入这片土地,没有鲜花,也没有掌声。
迎接他们的,是这座百年学府深入骨髓的沉默与骄傲。
一排排哥特式的建筑尖顶撕裂了铅灰色的天空,每一块砖石都沉淀着厚重的历史,无声地审视着这群来自东方的年轻面孔。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严谨到近乎刻板的学术气息,压抑得让人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没有欢迎仪式。
没有校长致辞。
几名身穿学校制服、表情严肃的工作人员,用最简练的手势和最公式化的语言,将他们直接引向了学校最大的阶梯考场。
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荡,单调,且冰冷。
考场内部的灯光亮如白昼,将每一张桌椅的轮廓都勾勒得无比清晰。
讲台前,站着一个男人。
他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每一根银丝都服帖地待在原位。金边眼镜的镜片后,一双眼睛透出审视的、不带任何温度的光。
他就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教务长,克劳斯教授。一个以铁面无私和极度严谨闻名于整个欧洲学术界的老派德国人。
他的目光扫过台下数百张年轻的东方面孔,如同精密仪器在扫描数据。
他清了清嗓子,那声音不大,却瞬间攫取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欢迎龙河大学的同学们。”
他的英语发音标准得无可挑剔,但语调平直,没有任何情感起伏,仿佛一个设定好程序的机器。
“在你们的交流学习正式开始前,为了确保各位能顺利跟上我校的教学进度,我们将进行一次小规模的入学分班测试。”
他停顿了一下,镜片反射着灯光,让人看不清他眼底的情-绪。
“请不要紧张,这只是一次常规的学术水平评估。”
话音刚落,早已等候在两侧的工作人员便开始分发试卷。
那不是几张纸,而是一叠。
一叠厚重得堪比学术专著的试卷,带着油墨的清冷气息,被一份份放在了龙河学生们的桌上。
当第一个学生下意识地翻开试卷的封面时,他的动作停滞了。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
整个考场,数百人,几乎在同一时间,响起了一片细微却无比清晰的、齐刷刷的倒吸凉气的声音。
那声音刺破了考场的死寂,又瞬间被更大的死寂所吞噬。
这哪里是什么“小小的入学摸底测试”?
这分明是一份足以让全世界任何一所顶尖大学的博士生都感到头皮炸裂的“劝退”宣言!
一名学生的手指下意识地收紧,将试卷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