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那不是苦笑,也不是无奈的自嘲。
那是一种只有他们彼此才懂的眼神。
一个眼神交换,传递出的信息远比任何语言都丰富。
——“有点意思,比校长在学校里搞的‘每周惊喜’有挑战性。”
——“室温超导?这不是去年陆教授在《未来科学》上发表的那篇论文的延伸方向吗?当时我们还分组讨论过来着。”
——“强人工智能的算法猜想?我记得咱们学院AI实验室的‘伏羲’模型,好像已经迭代到可以初步验证这个猜想的阶段了。”
——“我还以为苏黎世能拿出什么压箱底的东西,闹了半天,考的都是咱们的‘课堂作业’?”
那眼神中传递的,是一种只有龙河大学学生才懂的默契。
一种在无数次被非人道的学术难题、被那些走在时代最前沿的导师们疯狂“内卷”和“压榨”之后,所锤炼出的、深入骨髓的自信与从容。
他们看着这份在外界看来足以“封神”的试卷,感觉……无比亲切。
考场内,数百支笔被几乎同时拿起。
没有丝毫犹豫。
落笔的声音,清脆,而坚定。
一名学生在答题前,抬起头,目光越过层层人头,与另一名相隔甚远的朋友对视了一眼。
两人同时无声地笑了。
那笑容里,带着一丝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品味出的调侃。
——“哦?原来,这就是世界顶尖学府的水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