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公里之外,阿尔卑斯山南麓的苏黎世。
古老的联邦理工学院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为迎接一支来自东方的交换生队伍而忙碌。
有传言说,校方甚至计划在学校那条见证了无数诺贝尔奖得主足迹的主干道上,铺上代表最高礼遇的红地毯。
同一时刻,龙河大学,校长办公室。
气氛同样热烈,甚至带着一丝沸腾。
“何校,您看!”
校长助理李航,这位平日里沉稳干练的年轻人,此刻脸颊上泛着一抹因激动和连续熬夜而产生的潮红。
他双手呈上的,是一份装帧极其精美的方案书,厚重得如同毕业论文。深蓝色的皮质封面上,烫金的“欢迎仪式”四个大字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我们联系了校宣传部、后勤集团、国际交流处,还有几位院士的秘书处,联合制定了这份方案。”
李航的声音里,是压抑不住的骄傲和期待。
“流程完全对标最高规格的外事接待。第一项,‘国士接机’,我们已经和刘院士、张院士沟通好了,他们会亲自带队去机场。
第二项,‘校长晚宴’,地点设在国宾馆,菜单都拟了三版。还有‘校园巡游’,我们会安排最新的无人驾驶观光车队,全程……”
他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充满了仪式感和画面感。
然而,他话音未落,就被一只抬起的手掌,无声地打断了。
何宇自始至终都没有去看那份方案一眼。
他的目光,甚至没有从窗外那片充满了生命力的校园上移开分毫。
他只是平静地抬了抬手,办公室里那股因李航的汇报而升腾起来的、火热的、充满期待的空气,瞬间冷却、凝滞。
李航的嘴巴还微微张着,后续那些精心设计的、铺张的环节,就这么卡在了喉咙里,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他脸上的潮红,也迅速转为一种不知所措的苍白。
那份凝聚了他和几个部门同事数个通宵心血的方案,就这么被轻飘飘地悬在了半空中,显得无比尴尬,甚至有些可笑。
“小李。”
何宇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清晰地钻进李航的耳朵里。
他转过身,没有去看那份方案,而是直视着自己这位得力助手的眼睛。
“你熬了几个通宵?”
李航一愣,下意识地回答:“三……三个。”
“辛苦了。”何宇的语气很平淡,“但方向错了。”
他从宽大的办公桌后站起身,缓步走到李航面前,却没有接过那份方案,而是与他擦身而过。
“你要记住。”
何宇的声音从前方传来,带着一种长辈教诲晚辈般的语重心长。
“对于真正的学者,对于真正的工程师来说,最好的尊重是什么?”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