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十八章 两大专家坐不住了(1 / 2)

“十天,仅仅十天,就建成了一座如此完美的生态净化系统?”

“这……这简直是鬼斧神工!”

网络,这头由数据流构成的无形巨兽,在这一刻被彻底引爆。

名为“龙之心”

的直播视频,席卷了每一个社交媒体的角落。

视频中那堪称恐怖的施工度,以及最终呈现出的、近乎百分之百的完美净化效果,形成了一种蛮不讲理的视觉冲击力,狠狠地砸在了每一个观众的认知壁垒上。

这股风暴很快就冲破了娱乐与大众讨论的范畴,以一种不容置喙的姿态,闯入了代表着这个国家最高智慧的殿堂。

燕京,华夏水利科学研究院。

深夜,整栋科研大楼只有零星几个窗口还亮着灯,蒋毅院士的办公室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国内最顶尖的水利工程专家,工程院院士,蒋毅的一生,都在和“水”

打交道。

从波澜壮阔的三峡大坝,到纵贯南北的调水工程,他的名字,早已刻在了这个国家的山川河流之上。

此刻,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正死死地盯着电脑屏幕。

屏幕上,正是“龙之心”

的延时摄影画面。

泥泞的山谷,在短短十天内,被改造成了一片巧夺天工的溪谷园林。

清澈的溪流在精心设计的叠水景观、砂石过滤层、水生植物区之间蜿蜒流淌。

“不可能……”

蒋毅的喉咙里出一声干涩的低语。

他手边的咖啡已经彻底凉透,但他毫无察觉。

他的全部心神,都被屏幕上那套“自然循环多级净化水系”

的设计牢牢吸住。

作为此领域的绝对权威,他只看了一眼,就洞悉了这套系统表面之下的恐怖深度。

这不是简单的挖沟引水。

这是水、地质学、环境工程学与景观美学的一次完美融合。

他猛地从那张坐了三十年的红木大班椅上站了起来,动作之快,让他的老腰都出了轻微的抗议声。

但他顾不上了。

他苍老的双手有些颤抖地握住鼠标,一遍又一遍地拖动着视频的进度条。

暂停,放大,逐帧分析。

他甚至动用了研究院内部的专业软件,对视频中的水流度、坡降比、渗透率进行粗略的建模估算。

办公室里,只剩下鼠标沉闷的点击声和老人越来越急促的呼吸声。

半小时后,蒋毅颓然地靠回了椅背,眼中却燃烧着一团火焰。

他得出了一个结论。

一个让他这位见惯了级工程的院士,都感到头皮麻的结论。

这套系统的净化效率和生态友好性,远国内现有的任何一套人工水利净化系统!

甚至比他带队攻关了五年、至今仍处于理论阶段的“第四代城市水体自净方案”

还要先进!

“这个设计思路……太巧妙了,简直是艺术品!”

蒋毅院士激动地喃喃自语,他看向屏幕的眼神,不再是审视,而是一种近乎朝圣般的虔诚。

他仿佛看到了一条活着的龙,用自己的经脉,梳理着这片土地的水系,赋予其生命。

与此同时,数百公里之外。

华夏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被誉为国内植物学界泰斗的陈静博士,也同样在深夜未眠。

与蒋毅院士办公室的庄重不同,陈静的办公室里,各种珍稀植物的标本,散着草木清香的培养皿,以及堆积如山的学术文献,将这里变成了一个绿色的王国。

陈静的兴趣点,不在于那鬼斧神工的工程,而在于“龙之心”

系统中那些特殊的水生植物。

她戴上了老花镜,将视频画面放大到极致,屏幕上甚至出现了些许像素颗粒。

她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手术刀,解剖着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

鸢尾、菖蒲、睡莲、狐尾藻……

这些都是常见的水生净化植物,但它们的配置方式,却透着一股她说不出的诡异。

“不对……”

陈静的眉头紧紧锁起。

“这个植物群落的配置……不仅仅是为了净化水质那么简单。”

她的手指在屏幕上轻轻划过,仿佛在触摸那些植物的根系。

以她的学识,一眼就看穿了,这根本不是一个简单的净化群落。

这是一个经过了恐怖计算的、完美的“植物矩阵”

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