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一份图纸引发的行业地震(1 / 2)

夜色,浓稠得化不开。

网络世界,正上演着一场针对龙河大学的狂欢式审判。

各大媒体的头条,充斥着“天才陨落”

、“世纪骗局”

、“‘方舟’计划搁浅”

等刺眼的标题。

曾经被捧上神坛的大学,此刻正被无数只手拖拽着,试图将其拉入泥潭。

唱衰的声音已经汇聚成海啸,淹没了所有理性的辩驳。

就在这股舆论的浪潮攀至顶峰,所有人都默认龙河大学将选择龟缩,在沉默中等待风波平息的时刻。

那个沉寂了太久的学校官方网站,在午夜时分,毫无征兆地跳动了一下。

一则新的公告被推送了出来。

没有预热,没有宣传,甚至连推送的弹窗都显得那么朴实无华。

它的内容极其简短,惜字如金,连一张吸引眼球的配图都没有。

可就是这样一则公告,却像一道无声的闪电,撕裂了深沉的夜幕,将一道刺目的光,投进了全球科技界的每一个角落。

公告标题:【关于“方舟”

计划核心结构材料“龙鳞”

完成理论验证与样品合成的阶段性成果公示】

公告正文:【我校【“方舟”

计划】项目组,已成功完成核心结构材料“龙鳞”

的理论模型验证与第一批次实验室样品合成。

相关基础理论论文,将表于本月最新一期的《国家材料科学》期刊。

公告的最后,附上了一张图片。

一张看起来平平无奇,甚至有些简陋的黑白线条图。

它没有任何渲染,没有任何美化,只是一张纯粹的分子结构模型图,标注着【“龙鳞”

仿生复合材料】。

这张图,对于外行来说,无异于一张废纸。

可对于所有内行的材料学家而言,它就是来自未来的天书。

公告出的瞬间,世界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

仅仅三秒之后。

全球材料学界,彻底引爆!

米国,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深夜的实验室里,白苍苍的戴维斯教授正准备结束一天的工作,他的助理突然出了一声压抑不住的惊呼,指着屏幕,脸色煞白。

戴维斯教授皱眉看去,下一秒,他瞳孔骤然收缩,整个人僵在原地。

他一把推开助理,双手死死撑住桌面,将脸凑到屏幕前,仿佛要钻进去一般。

“不可能……”

他的声音干涩,充满了无法置信的惊骇。

“这种碳纳米管的编织结构……见鬼,它的键角完全违背了我们现有的一切认知!

在物理上怎么可能稳定存在?”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

灯火通明的会议室内,一场关于石墨烯应用的研讨会戛然而止。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中央大屏幕上那张被紧急投影出来的结构图。

“蜘蛛丝蛋白和贝壳的微结构?用这种方式进行分子级的融合?这……这违背了最基本的生物化学定律!

催化剂是什么?反应条件是什么?上帝吗!”

一位严谨古板的德国学者,激动地挥舞着手臂,他引以为傲的冷静与克制,在这一刻荡然无存。

“疯了!”

“这是上帝才能设计出的结构!”

“是伪造的!

这一定是某个团队的恶作urr,它不可能存在于现实世界!”

类似的场景,在牛津,在东京,在全球每一个顶尖的实验室里同时上演。

无数顶尖实验室的灯光彻夜通明。

世界上最聪明的那些大脑,此刻都将目光聚焦在了这张看似简单的分子结构图上。

他们调动了所有的知识储备,运行着最强大的级计算机,试图用现有一切的理论去解析其技术原理。

但结果,无一例外。

失败。

彻彻底底的失败。

这张图,就像一个高维度的存在,用一种绝对的、不容置疑的姿态,俯视着人类现有的整个材料科学体系。

它颠覆了他们所有的认知。

那篇尚未表,仅仅只在公告中提了一句的《国家材料科学》论文,瞬间成为了一个风暴的中心。

它成了全球所有材料学家翘以盼的圣经。

无数个跨国电话,在深夜打向了华夏。

无数封措辞急切的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