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王浩的随手之作(1 / 2)

那堂研讨会,最终以一种近乎闹剧的形式收场。

菲利克斯·霍夫曼教授的背影带着一丝狼狈,几乎是逃离了那间让他颜面尽失的会议室。

空气里还残留着尴尬的余温,以及那群东方年轻人礼貌却疏离的眼神。

他,菲利克斯·霍夫曼,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学术旗帜,竟然被一群平均年龄不到二十岁的学生逼到了墙角。

怒火与屈辱在他的胸膛里翻滚。

为了挽回一个顶级学者的尊严,也为了彻底撕开这群“妖孽”

平静外表下的伪装,他做了一个决定。

在研讨会的最后,他转身走回白板前,拿起记号笔。

笔尖划过白板,出“沙沙”

的声响,在寂静的室内显得格外刺耳。

一个繁复到令人头皮麻的数学猜想,一行行地出现在众人眼前。

“关于托卡马克装置中,等离子体约束的边界稳定性问题。”

他的声音恢复了镇定,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傲。

“这是我的团队,在过去三年里一直尝试攻克的难题。

至今,我们仍未能在数学层面给予它一个完美的证明。”

他放下笔,环视着台下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孔。

他要用这个连他自己都感到无力的学术巨岩,来压垮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

他要让他们明白,科学的殿堂,不是靠着一点小聪明就能随意闯入的。

让他们知难而退。

让他们心生敬畏。

然而,第二天。

晨光透过哥特式的窗户,在古老的讲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霍夫曼教授整理好讲义,准备开始他新一天的课程。

白板上那个猜想依旧静静地躺在那里,像一座沉默的山,宣示着不可逾越的权威。

就在上课铃响起的前一刻,一个身影走上了讲台。

是那个叫王浩的年轻人。

他很高,很帅,气质干净,总是带着一种置身事外的安静。

霍夫曼教授的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一下。

王浩将一个银色的,小巧的u盘,轻轻地放在了讲台上。

他的脸上还带着一丝没睡醒的惺忪,眼神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霍夫曼教授,您好。”

王浩开口了,声音清澈。

“您昨天在白板上提到的那个数学猜想很有趣。”

“我昨晚回去翻了一下我们学校大二上学期的《高等数学物理方法》教材,现里面有一个类似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解题模型。”

他的语不快,像是在陈述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

“我就顺便地用那个模型推演了一下。”

“好像……大概是可以这样证明的。”

顺便?

推演了一下?

霍夫曼教授感觉自己的太阳穴在突突直跳。

他盯着王浩那张平静到近乎无辜的脸,一股荒谬绝伦的感觉涌上心头。

这是挑衅吗?还是无知者无畏的狂妄?

他压下心头的火气,拿起那个冰凉的u盘,带着满腹的狐疑与不信,转身走向自己的笔记本电脑。

“咔哒。”

u盘被插入接口,电脑出一声轻响。

整个阶梯教室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位诺奖得主的背影上。

屏幕上弹出了一个窗口,里面只有一个孤零零的文档。

霍夫曼教授移动鼠标,双击。

下一秒,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一篇论文。

一篇格式标准到无可挑剔的学术论文,赫然呈现在屏幕上。

标题,摘要,引言……

他的视线飞扫过。

当他看到正文部分,看到那些熟悉的公理和定义时,他的呼吸停滞了一瞬。

他开始滚动鼠标滚轮。

一页。

两页。

十页。

他的手指开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

这不可能。

他的大脑在尖叫。

这绝对不可能!

他穷尽毕生所学,用最严苛、最挑剔的目光,疯狂地在那一行行公式、一个个推导步骤中寻找着哪怕一丝一毫的瑕疵。

一个错误的引用。

一个逻辑的跳跃。

一个未经证明的引理。

没有!

什么都没有!

从公理出,到数个关键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