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于观察昆虫复眼、蛛网结构而变得对“细节”和“模式”极度敏感的眼睛,正死死地,盯着全息屏幕的一角。
那里,有一条几乎细微到可以被计算机判定为“背景噪点”的曲线。
他反复观看了数十遍“幽灵”无人机飞行的背景环境数据流。
一遍。
十遍。
三十遍。
他的瞳孔,在一次次的回放中,收缩到了极致。
在那条代表着“空气动力学微扰”的细微曲线之上,他仿佛看到了一只幽灵般的蝴蝶,在看似平静的空气中,每一次振翅,都会留下凡人肉眼无法察觉的、最细微的轨迹。
就是它!
少年体内的血液,轰然引爆!
他猛地从角落里弹射而起,像一头发现了猎物的猎豹,冲到屏幕前。
他的手指,因为过度用力而指节发白,重重地,戳在了那条几乎透明的曲线上!
“我有一个想法!”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瞬间,压过了现场所有的嘈杂!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少年没有理会任何人,他的眼睛里,只有那条曲线所代表的、隐藏在现象之下的物理本质。
“它的隐身涂层,无论是什么材料,什么原理,在高效吸收雷达波的同时,都必须遵循宇宙中最基础的法则——能量守恒定律!”
“吸收的电磁波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它必然会以另一种形式,逸散出去!而效率最高、最无法避免的逸散方式,就是热!”
他深吸一口气,语速越来越快,逻辑链条在他的脑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构建、被补完!
“这种逸散的热能,级别极其微弱,但它会持续地、极轻微地,加热它飞行路径周围的空气!”
“被加热的空气,密度会降低,会产生极其细微的上升气流!从而在它身后,形成一种,独特的、在理论上可以被追踪的……”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寻找一个最精准的词。
“‘热尾流’!”
这两个字,如同两道惊雷,在指挥室里炸响!
在场的几位物理学家和空气动力学专家,浑身一震,双眼中,迸发出骇人的光芒!
对啊!
能量守恒!
如此简单,如此基础,却又被所有人忽略的物理学基石!
他们陷入了思维的盲区,总想着如何去“看”到那架无人机,却忘了,任何运动的物体,都必然会与环境,发生能量交换!
然而,狂喜仅仅持续了不到一秒。
一位负责军用红外传感系统的雷达专家,眼神中的光芒迅速黯淡了下去,他摇了摇头,声音沙哑地,说出了那个残酷的现实。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