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九章:院士的初体验:就是龙河大学?(2 / 3)

nbsp;但他从未想过,入校的第一站,竟然是走向深邃的地下。

    “去搭乘校内交通系统,教授。”

    年轻人的回答简洁而得体,不多一个字的解释。

    坡道并不长,尽头的光线却愈发柔和。当他走完最后一步台阶,一个充满未知科技感的空间,在他眼前豁然开朗。

    这里完全没有传统地铁站的压抑与嘈杂。

    穹顶是一种无法理解的材质,散发着模拟天光般的柔和光晕,明亮而不刺眼。

    墙壁由一种温润如玉的白色物质构成,找不到任何拼接的缝隙。地面上,几条淡淡的光带如流水般缓缓淌过,无声地指引着方向。

    整个空间安静得可怕,他甚至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因为震惊而略显急促的呼吸声。

    一辆外形圆润、通体找不到一丝接缝的“胶囊”电车,正无声无息地悬浮在站台中央的发光轨道上。

    它就那样静静地停泊在那里,表面光滑如镜,倒映着穹顶的柔光,不像一件工业产品,更像是一件来自遥远未来的艺术品。

    “教授,请上车。”

    随着工作人员的指引,那“胶囊”的侧壁,如同拥有生命的液态金属,无声地向内收缩、溶解,形成一个完美的圆形门洞。

    方振国感到自己的心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他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强迫自己维持着一个资深学者的镇定,坐进了车厢。

    座椅的材质极为特殊,触感带着一丝源自物质本身的凉意。在他坐下的瞬间,座椅根据他的身形、体重、甚至脊椎的弯曲度,进行了微不可查的自适应调整,一股完美的支撑力从腰部传来,让他瞬间卸下了全身的疲惫。

    车门无声闭合,视野却没有受到任何阻碍,整个侧壁再次变回了通透的状态。

    下一秒,窗外的景物开始向后飞速掠去。

    没有引擎的轰鸣。

    没有轨道摩擦的震动。

    甚至连最基本的、由加速度带来的推背感,都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计。

    方振国死死地抓住扶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他感觉自己不是坐在车里,而是整个空间本身,正带着他进行一种超越物理学常识的平稳移动。

    电车穿行在一条宽阔得超乎想象的地下隧道中。

    这里并非他想象中冰冷黑暗的管道。

    隧道的墙壁上,竟然生长着大片大片会发出柔和荧光的绿色苔藓。那光芒充满了生命的气息,将整个地下世界映照得宛如童话中的精灵王国。

    无数细密的光点,在广袤的绿色背景下明灭闪烁,勾勒出一条壮丽璀璨的星河。

    这……是交通隧道?

    方振国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正在被一遍又一遍地刷新、重塑、然后彻底碾碎。

    这哪里是什么交通系统,这分明是一条通往梦境的时空长廊!

    他穷尽毕生所学的物理学知识,从牛顿力学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