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习惯了俯视众生、挑选天才的庞然大物们,第一次集体感受到了脊背上窜起的那股深入骨髓的寒意。
他们引以为傲的百年底蕴,他们口中津津乐道的大师云集,在“校内地铁”和“人手超算”这种简单、粗暴、却直击人心的未来感面前,竟显得如此的……黯淡无光。
甚至,有些陈腐。
这一次,没有人再想着各自为战。
没有人再盘算着该用多少万的奖学金,或是拿出哪个王牌专业去拼抢生源。
因为所有人都清晰地意识到,这次的对手,和以往任何一个都截然不同。
它不遵守牌桌上既有的规则。
它要做的,是掀翻整个牌桌。
一种无声的默契,如冰冷的电流,在这些昔日高傲的竞争者之间迅速蔓延。
一个名为“高校招生联合会”的影子组织,在短短数小时内,通过几条加密的线路,悄然成立。
几天后。
一张由权力与传统编织而成的巨网,以雷霆万钧之势,向着那所初生的、正沐浴在万丈光芒中的龙海大学,当头罩下。
一份由十几所顶尖名校联名签署的,题为《关于维护高等教育严肃性与学术底蕴的联合声明》,没有任何征兆,如同一只数字幽灵,同步出现在了所有官方媒体的头版头条。
声明的排版庄重肃穆,那些鲜红的、代表着华夏最高学术权力的大学印章,密密麻麻地排列在末尾,构成了一副冰冷的审判席。
这份声明,措辞严谨,姿态高傲。
字里行间,却渗透着一股不加任何掩饰的,冰冷的杀气。
通篇,没有提及“龙海大学”四个字。
可每一个字,都是一支淬了剧毒的利箭,精准无比地射向龙海大学的心脏。
“……我们注意到,近期个别新兴大学,过度依赖网络炒作和硬件堆砌,而忽视了大学最根本的学术底蕴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在此,我们郑重提醒广大考生与家长,选择大学应以其历史积淀、学术传承和师资力量为首要标准,警惕‘网红’效应背后的浮躁与空虚……”
这些话,只是冠冕堂皇的开胃菜,是手术刀切开皮肤前的优雅铺垫。
真正致命的,是声明最后那一段。
那记毫不留情,足以一击毙命的“杀手锏”。
“……我们将联合各大科研院所、国家机关及世界五百强企业,在未来的研究生招录、公务员考试及大型企业招聘中,对求职者的本科院校学术背景,进行更为严格的审核。”
声明的最后一句,图穷匕见。
“我们担心,部分缺乏严谨学术训练的‘网红大学’的学位,可能面临‘不被认可的风险’。”
不被认可的风险。
这七个字,没有丝毫温度,却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瞬间劈开了所有关注此事的人的天灵盖。
它是一柄无形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