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4章 渔村少年 临海寻途(1 / 2)

“老黑,快些走,今晚咱们就出去临海城。”

阿海蹲下身,摸了摸涡烬的脑袋,指尖能感受到它毛下紧实的肌肉,像摸着一块温热的精铁。

他自幼无父无母,是爷爷一手带大,去年爷爷走后,偌大的村子里,就只剩他和涡烬相依为命。

爷爷临终前曾说,临海城里有能飞天遁地的修仙者,若能求得修炼之法,不仅能保护自己,或许还能查清涡烬的来历——这红黑毛色的“狗”

,总在月圆之夜对着海面低吼,绝非寻常兽类。

回到海边那间破旧的茅草屋,屋顶的茅草被海风掀得有些歪斜。

阿海将海螺倒在竹筐里,螺壳碰撞出清脆的叮当声;又翻出爷爷留下的旧布包,粗麻布上打着好几块补丁,他仔细装上两件换洗衣物和半袋干粮,干粮是用海鱼干磨成的粉,压成了硬块,能顶好几天饿。

涡烬趴在一旁,前爪搭着门槛,安静地看着他收拾,偶尔用鼻子蹭蹭他的手背,湿漉漉的鼻尖带着点凉意,似在安抚。

阿海知道,这一去临海城路途遥远,凡人赶路需走半个月,途中还可能遇到山匪野兽,但他没有退路——留在望鱼村,只能守着贫瘠的沙滩过一辈子,每日跟潮汐抢那点海货,唯有去临海城,才有机会改变命运。

夕阳西下时,晚霞把海面染成了金红色。

阿海锁上茅草屋的门,铜锁早已生了锈,转动时出“嘎吱”

的哀鸣。

他将钥匙埋在屋前的老榕树下,树根盘结处有个天然的小坑,正好藏住那枚铜片。

他牵着涡烬,踏上了通往外界的小路,身后是渐渐模糊的渔村与涛声,像被暮色慢慢收进了口袋;前方是蜿蜒的土路,延伸向看不见的远方。

涡烬走在他身旁,耳朵时不时竖起,像两瓣警惕的雷达,听着周遭的动静,若有风吹草动,便会停下脚步,喉咙里出低低的呜咽,直到确认安全才继续前行,尾巴始终护在阿海腿边。

“放心,咱们一定能求到修炼之法的。”

阿海低头对涡烬说,语气里带着少年人的执拗与期待,声音被海风吹得有些飘。

海风卷着咸湿的气息吹来,拂动他额前的碎,也吹动了涡烬红黑相间的毛,一人一兽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通往临海城的暮色里,像被墨色晕开的两个小点。

阿海牵着涡烬站在临海城门口时,整个人都看呆了,嘴巴微微张着,忘了合上。

青石板路像被打磨过的玉石,延伸向远方;两侧商铺的幌子在风中招展,绸缎庄的流光、法器铺的灵光晃得他睁不开眼,那些光像是活的,在布料和器物上流淌;偶尔有修士踏空而过,衣袂带起的灵力波动让他心口颤——那是一种从未感受过的威压,像远处滚过的闷雷。

这便是爷爷口中“能飞天遁地”

的世界,比望鱼村的整片大海还要热闹,连空气里都飘着他看不懂的繁华。

涡烬也竖起了耳朵,琥珀色的眼睛警惕地扫过往来人群,鼻尖不停抽动,似乎在分辨空气中陌生的气息——有脂粉香,有灵材的草木气,还有修士身上淡淡的灵力味。

它悄悄往阿海身边靠了靠,红黑相间的尾巴轻轻扫过阿海的手背,带着点安抚的意味。

阿海深吸一口气,攥紧布包,指节因用力而白,开始四处打听修仙法门。

他先找到一家挂着“传功阁”

牌匾的店铺,朱漆门板亮得能照见人影。

刚开口问“是否能教凡人修炼”

,掌柜便翻了个白眼,油光锃亮的脸上满是不耐:“凡夫俗子也配修仙?连灵根都没有,学了也是白费力气,快走吧!

别挡着我做生意!”

他不死心,又去了几家修士宗门的分舵,结果要么被门童拦在门外,那门童穿着体面的锦袍,看他的眼神像在看地上的泥;要么被修士冷嘲热讽:“海边来的野孩子,还是回去捡你的海螺吧,修仙不是你能碰的东西。”

那些修士的衣袍飘在空中,连脚步都不沾地,语气里的轻蔑像针一样扎人。

夕阳西下时,阿海的脚步渐渐沉重,像灌了铅。

他坐在码头的石阶上,石面被晒了一天,还带着点余温。

望着远处归航的商船,白帆被染成了橘红色,眼眶有些红,泪水在里面打转,却倔强地不肯掉下来。

奔波了一整天,别说修炼之法,他连“灵根”

是什么都没弄明白,只收获了满肚子的委屈,像被海水泡涨的海绵。

这时,涡烬轻轻蹭了蹭他的手心,又用脑袋顶了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