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小赵大人(2 / 3)

清妖 傲骨铁心 2378 字 8天前

p;   上千万两的盘口,这过手的官员哪个不拿点?

    你不拿我不拿的,抚台大人怎么拿?

    都拿了,臬台衙门却拿不到,人臬台大人可不就得找点工作干干么。

    “大人英明!”

    赵安当然支持抚台大人实施“雨露均沾”政策,这意味以他为代表的学官体系也能从中捞取好处。

    江苏地界的主要官员要都能在新老学宫“交替”工程中得到好处,作为这个政策的幕后建议和实际推动者,赵安的人脉也会随之变广、变宽。

    京里有和中堂罩着,省里有巡抚大人撑着,不敢说横行两江地面,在江苏当个官场不倒翁是没问题的。

    所以,有位名人说的好:“干工作,就要让领导满意,同事满意,群众满意。”

    谁能掌握这个“三满意”,谁就能无往不利。

    抚台大人这边说着说着突然想到什么,不无紧张的竟是一下握住赵委员的手:“这件事和中堂知道吗?”

    “大人放心,和中堂并不知晓此事,”

    赵安赶紧给抚台大人宽心,意味深长说了句,“这是抚台大人的想法,非下官的主意。”

    喏!

    抚台大人就差伸出大拇指了,哈哈一笑道:“若为官之人都像赵委员这般主动为上分忧,天下何愁不大治。”

    赵安牙疼,换个别的不对付的官员说这话,文字狱立马给你搞起来。

    你这话啥意思?

    咋滴,老太爷的乾隆盛世还不是大治?

    你当老太爷这五十五年皇帝白干了!

    “赵委员年纪轻轻就有这么见识,做人又这般实诚,真是难能可贵,待事了,本抚必向朝廷举荐赵委员担任要职.”

    喝的有点高的抚台大人晃晃悠悠竟是起身主动端起酒杯要敬赵委员,吓的赵委员赶紧跟着站起,刚要把腰低到抚台大人胸口位置时,来了个抚台身边的工作人员凑到抚台大人耳边要说话。

    这举动惹的抚台大人十分不高兴:“小赵大人不是外人,有什么话直说无妨。”

    “是,大人。”

    随员不敢怠慢,忙道:“京里传来皇上口谕,要大人您问问漕帮那伙人是不是想把持漕务。”

    “漕帮?”

    皇帝的口谕让抚台大人酒醒了两三分,揉了揉两侧太阳穴,皱眉吩咐一边的吕先生:“明日你派人去漕帮的几个庵堂给那帮主事的递话,轻重什么的他们自个去悟。”

    吕先生忙应了。

    赵安见状故作好奇问道:“大人,皇上传这口谕,是不是跟咱们扬州漕帮有关。”

    “除了这事,还能为什么事?那漕运衙门也真是的,都不让人安生过个年。”

    抚台大人对漕运衙门是有很大意见的,见那来递话的随员还站着,不由摆手道:“没你什么事了,下去吧。”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