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安知道温副将诚意满满,毕竟他要把漕标连漕工都打不过的事上报,别人或许要拖一段时间才出事,但他温副将肯定第一时间被调离工作岗位接受朝廷审查。
要知道老太爷登基以来对打败仗官员的处置力度是相当大的,纵是平日再得宠的满洲旗员吃了败仗,也是说杀就杀,说抓就抓的,说流放就流放的。
况一汉官,且是连民工都打不过的汉官。
与其说温副将拿钱封口,不如说是拿钱买命。
就是不知道温副将有没有交议罪银,如果没交的话,还真有大麻烦。
不过这不是赵安关心的,他这次来是要一揽子把事解决掉的不是来收礼的。
再者区区五千两就让他收手,不划算。
要是加个零的话,或许也能就这么算了,马上要过年了,再耗着真没意思。
不够的话,大不了跟老太爷借点,羊毛出在羊身上嘛。
之前老丁就有过这个念头,赵安也是默认的。
只是老丁过来淮安后不被漕运衙门重视,根本没人和他谈,所以这个宁可损失自己也要成全大局的想法没法实现。
“只要赵大人这边没问题,其它地方就没问题,这一点赵大人放心便是!”
温副将给赵安吃了颗定心丸,他吃败仗的事连总督大人都不知道,皇上又怎么会知道呢。
你不说,我不说,就是说了也往小了说,不就皆大欢喜么。
江淮地面上能够给皇上递折子的官员就那么几个,理论上这些人都不上报,那事情就不存在。
至于死伤官兵好处理的很,给些抚恤、伤残钱封口便是,狠一点这些人的军籍都能从花名册上抹掉。
反正空饷名额多的是。
运河风大,官兵正常训练翻条船淹死几个再正常不过。
且这也能充分说明他温副将不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是严格落实朝廷军训制度,严抓训练。
训练中死伤几个人有什么好说的。
总比上了战场全军覆没要好吧。
“按理说大人心意下官不拿不好,但大人须知一点,皇上是因运河中断一事让下官过来看看,如果这件事不能马上解决,纵是下官这边为大人隐讳些,难保朝廷不会派其他人过来。”
赵安意思很明确,你温副将现在要做的就是赶紧配合把漕工摆平,恢复运河交通,不然京里的调查组就会源源不断过来。
届时,你能出多少个五千两?
那调查组难道都能被你收买?
凡事要治本,光治标的话,你温副将银行存款再多也不够孝敬的。
“赵大人说的甚是,此事本官会与吴大人商量,漕工那边绝计不会再拖下去。”
温副将这话不是骗年轻的赵御史,而是觉得这事真不能再拖了,要不然鬼知道搞成什么样。
皇上这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