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大清是赵阿哥的(2 / 3)

清妖 傲骨铁心 2582 字 8天前

就命人奉上十万两?大人再想想之前关于赵大人的事。”

    陈师爷也不敢想,可发生的事情又不得不让他提醒一下恩主,整件事似乎都被一个天大的阴谋笼罩着。

    众所周知,和珅一党可是跟嘉亲王极不对付的,而赵有禄又被和珅一党如此看重,安徽巡抚朱珪则是嘉亲王的老师,之前弹劾赵有禄下狱的江苏学政胡高望也是嘉亲王的老师,当众打了赵有禄板子的福州将军奎伦跟嘉亲王走的也是极近。

    朱珪之前弹劾赵有禄沽名钓誉,结果新上任的两江总督孙士毅却说赵有禄是两江第一能吏,孙士毅可是从军机处下来的,其知道的内幕比朱珪这个巡抚要多得多.

    把所有发生过的事结合起来,别说陈师爷不敢想,就是福昌这个藩台也是脸色瞬间发白。

    种种线索都明确无误指向一件事——身为亲王的哥哥在不遗余力对付流落在民间的“草根”弟弟!

    两者却没有任何可比性。

    “五福儿”再贵重,他也只是皇上的私生子,比有皇位继承权的嘉亲王差了许多。

    除非皇上颁旨诏谕天下,承认“五福儿”的身份,并将其接入宫中晋封王爵,否则根本没法和嘉亲王比。

    那嘉亲王为什么容不下这个对他一点威胁也没有的“在野”弟弟?

    要斗,也当是和哥哥成亲王斗啊。

    和珅、福长安、孙士毅

    三位军机大臣的表现.

    福昌脑壳有点大,总不能是皇上老糊涂了,放着身边养大的皇子不立,要立一个流落在民间的“野种”吧?

    结果导致欲争储的嘉亲王拼命对付,而知晓皇上心思的和珅等人则拼命维护?

    陈师爷不嫌事大又提醒一句:“大人可知外面有个传闻。”

    福昌好奇:“什么传闻?”

    陈师爷忙道:“不久前朝廷诏令各地衙门必须制清、慎、勤石碑悬于大小衙署以为警示,但据学生所知,早在诏令下来前,赵大人就在粮道衙门手书这三字命人悬于大堂之上。”

    “还有这事!”

    福昌倒吸一口冷气,这要是真的话,岂不是说“五福儿”一直与皇上有联系,否则何以皇上要将“五福儿”写的三个字于全国制碑“推广”呢。

    退一万步讲,也是父子连心。

    愈发笃定赵有禄就是皇上私生子!

    “此外,据学生所知,”

    陈师爷“八卦”劲上来了,煞有其事又补了一句,就是年初礼部突然要求全国所有学宫大门都刷上“生入文华殿,死入紫光阁”十个字,而这十个字恰恰是赵有禄担任扬州府学教授提出来的。

    陈师爷哪来的信息渠道?

    绍兴“朋友圈”发的。

    扬州那边大小衙门的师爷一多半都是这个朋友圈的。

    先前福大人说大清与小吏共治天下对了一半,错了一半,应当是大清与绍兴师爷、小吏共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