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白莲者,可驱使(2 / 4)

清妖 傲骨铁心 3822 字 8天前

想要彻底扳倒和珅一党,目前来看只能寄希望于三年后的禅让。

    只要皇上退位成为太上皇,那和珅一党就将失去皇权靠山,到时新君以皇帝身份收拾他们易如反掌。

    自古以来,可没有太上皇还把持朝政的道理。

    当年宋高宗赵构禅让退位给宋孝宗,孝宗登基之后即为岳飞平反,一心北伐,高宗纵是反对也无可奈何。

    因而“养心”不仅是朱珪对学生的教诲,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要求。

    不过陈宁大老远从京师来颍州,恐怕为的也不单单是京中谣言吧。

    果然,陈宁这里犹豫了下,还是低声道:“另外王爷想知道安徽灾情究竟有多严重,赵有禄通过和珅给皇上呈了一份他在灾区的见闻,内中说灾区饿死很多人,到处都是人相食,可老师为何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对灾情.”

    说到这,陈宁顿住。

    这件事不止嘉亲王疑问,他也心中纳闷。

    朱珪皱眉,自来颍州后他方知安徽灾情非常严重,虽然下面并没有具体数据报上来,但保守估计也饿死了几十万人,身为安徽巡抚的他与此事肯定脱不了干系。

    但并非他故意瞒报,实是因为被下面蒙蔽所致,搞的他骑虎难下,现在只能尽最大能力亡羊补牢,期盼灾情早点结束。

    这也是为何明知赵有禄杀了李源和丁木三,其身为巡抚却不发一言的原因。

    李、丁二人的死对促动官吏积极救灾是有正面作用的。

    丁木三还罢了,一介武夫而已,就是可惜了李源。

    案桌上摆着李源上个月给朱珪的亲笔信,信中言说皖北流民甚多,又暂时无法安置,故当下应以保府县州城为重,未想这封信却成了李源的遗书,令得朱珪颇是难过。

    只在朝廷看来,他这巡抚明显失职渎职,安徽灾情的具体不仅赵有禄上奏,两江总督孙士毅也有过奏报,这就搞的好像他朱珪是在故意瞒报。

    皇上让被他“摘参”的赵有禄暂署藩台,又赐遏必隆刀,显然就是“瞒报”带来的后果。

    事到如今,朱珪也无力辩解什么,当下能做的就是尽力救灾,将功补过同时保住自己的巡抚之位。

    不是他朱珪恋权,对个人得失太过看重,而是朝中局势对嘉亲王十分不利,做为老师的他不能出事,否则,朝野还有谁能为嘉亲王出谋划策呢。

    不过此事也让朱珪愈发坚定嘉亲王才是皇上内定的储君,不然他这个老师早就因为瞒报灾情丢官去职了。

    现在,只要师生同心,小心行事,耐心等上三年便是。

    再多的苦,再大的辱,都得受着。

    念及于此,竟是用手轻轻点了点碗中的六安瓜片,在桌上写下“庄王”二字。

    陈宁看的清楚,自是明白老师这是以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事迹鼓励嘉亲王。

    “告诉王爷,做大事者,首先当忍!”

    朱珪挥袖轻轻抹去桌上的水渍,房门被轻轻推开,进来的是朱珪长子朱锡金,手中拿着一份公文。

    公文是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