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抓人的经典形式(2 / 4)

清妖 傲骨铁心 4020 字 8天前

场的成本价不过几文一斤,由此可见暴利多大。

    算下来,安徽一年光卖盐就有六百多万两毛利,扣除所有成本,纯赚五百万两是没有问题的,这也是为何盐商一个个都是巨富,民间亦有大量亡命徒走私贩盐的原因。

    如此巨利,赵安肯定不会放过,他让阿克当阿给他计划外弄十万引出来,按两淮盐区一引344斤算的话,差不多三千多万斤盐,占安徽市场整体量的六分之一。

    保守估计利润八十万两以上。

    这个数字听起来吓人,但对盐政衙门那帮人而言根本不吓人,二十年前两淮盐引案超发盐引案值高达一千六百多万两,相当于超发了三个安徽省的食盐用量。

    如今距两淮盐引大案已过二十年,此案虽然让两淮盐业得到一定整顿,但于计划外超发盐引仍是盐政衙门保留不变的经典项目,只是由过去的明目张胆超发,变成现在的低调超发。

    赵安现在就是赌阿克当阿对他“阿哥”身份深信不疑,赌阿克当阿不敢得罪他这个“阿哥”,乖乖把十万盐引弄给他。

    至于如何把超发的盐运到安徽变成银子,突然涌入市场的大量“私盐”又会对盐商造成什么影响,都不用阿大人操心,赵安一手包办。

    实任布政署理巡抚事的衔头,若是连这点小事都摆不平,赵安也不用在安徽混了。

    破家县令,灭门知府。

    一省老大亲自出手,怕是扬州那帮盐商大佬也吃不消。

    有一就有二,这次阿克当阿能搞来十万引,下次就能搞来二十万引,几次交易做下来,赵安再在官面上做文章,起码能垄断安徽一半的食盐销售权,也自然而然同阿克当阿这个“中食盐”老总建立长期稳定、可持续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只要有源源不断的盐,就有源源不断的钱!

    同理,只要赵安的地位稳固且不断上升,他能掌控的地盘就越多,掌控地盘越多,吃盐的人就越多。

    再加上大兴工商,薅老太爷父子的羊毛,钱不就有了么。

    因此,给吴德松的五千两实在不值一提,此人真能促成此事,再赏他一万两赵安都不会皱眉头。

    之后几日,赵安没有再出去视察工作,除了去巡抚衙门象征性的“检查”一番外,都是在藩司衙门办公。

    没办法,老是大搞排场出去转悠的确扰民,也影响下面的工作。

    赵安对开会也没什么瘾,这几日便算是“无为而治”。

    这日正忙着给江苏巡抚福崧写信催问两省三布共建银联的事,门房来报说是按察使张诚基大人求见。

    “这老小子总算来了。”

    赵安放下笔,对在旁边替赵安整理文件的老宋笑道:“算算日子,这位臬台大人也差不多要来见我了,要不然那日的礼就白送了。”

    “这位臬台大人也是死要面子,换成下官的话第二天就过来给大人请安了,都服软了,何必还在那死撑,早上几日、迟上几日有什么区别?”

    老宋笑着挥手让门房把人带来,他是藩司经历官,一省之长的“大秘”,虽然只是六品官却有资格“列席”藩台和臬台的会面。

    片刻后,按察使张诚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