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一对好夫妻(1 / 5)

清妖 傲骨铁心 4184 字 8天前

    理论上赵安不是无赖行为,而是巧妙利用规则,因为议罪银原本就是预缴用来议罪减罪的。

    我知法犯法是不对,但我现在再预缴五千两用于罚款,行不行?

    可能你们不行,但我行!

    为何先报兵部福中堂、军机处和中堂知呢,无非赵安提醒在场一众安徽绿营的将领,他上面是有人的。

    实际操盘议罪银的和中堂想来不会为了你们这帮丘八出头吧,所以都给我老老实实的。

    官大一级压死人可不是说着玩的,除非你们这帮丘八有胆哗变。

    但,这正是赵安求之不得的事。

    淮南绿营真敢闹事,抚标立即就会镇压,一股脑杀了反而少了许多麻烦。

    显然,帐中这帮绿营将领生不出这胆量。

    几颗人头的好处也是立竿见影,接下来的作战部署及动员会议开的相当圆满,军队同地方在赵安大棒指挥下迅速开始行动,一场针对盐匪的围剿秘密进行。

    省城安庆方面,虽然巡抚衙门和藩台衙门都缺了主人,但留守的官员没有敢怠慢的,赵安的工商兴省政策并未因他的离开停摆,安庆府和盐道衙门筹措的军粮器械也源源不断往凤阳输送。

    安庆地处长江北岸,同陆路相比,水路运输显然是发展重点,毕竟一艘货船的装载量能顶上百辆马车,人工和成本都要少得多。

    原先的码头前明万历年间曾拓展过一次,一百多年下来这座老码头已然无法承担如今的货运“吞吐量”,因而安庆知府宋嘉问组织人手对码头再一次整修拓展。

    拓展资金有部分来源于民间商人,这些民间商人获得的回报是码头修成后可以给他们部分区域用于设立货栈。

    相当于固定仓库中转站的意思,这样能省去商人不少运输成本。

    这也是赵安大量引入民间资金用于地方发展的思路——官府没钱又想办事当然是跟民间有钱人“集资”。

    缺德一点的官员则是直接让官府人员和学生们自愿捐款,甚至强行摊派给百姓。

    许诺多少年后分红,结果年头一到小本子却是废纸一个无现可兑。

    赵安不是缺德的官,不想骗百姓,那么大力引进民间资金就成了他的首选。

    所谓要想富,先修路。

    道路不仅是让百姓富起来的基础,也能让分布在各地的军队迅速集结起来。

    赵安准备明年对安徽全省的道路进行拓宽整修,这个工程很大,保守估计需要的资金也得二百万两左右。

    这笔钱安徽藩库肯定拿不出,赵安便准备将部分道路的“收费权”卖给民间商人,从而将安徽本地的大商人乃至江浙财团与自己牢牢捆绑。

    如此做法虽然会增加货运成本,但对缺乏资金的安徽而言却是能迅速发展起来的绝佳手段。

    江苏巡抚福崧卖官产卖的不亦乐乎,作为“始作俑者”,赵安肯定也要跟进。

    如果不是芜湖关的关税直接解往户部,他都想把这个年入四十万两的肥关都给卖了,或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