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采买,见邻居(1 / 2)

对于秦六顺采买粮食的愿望,陈曦当然是努力劝他别作死了。

那可是管理极为严格的粮食呀,在这困难时期,谁要是动了集体的粮食,那必将用重典。

就像现在的流氓罪能吃花生米一样,哪怕有很多人是冤枉的,但那又怎样?

在大势面前,个人的得失总是那么渺小。

好不容易劝住了秦六顺,陈曦赶紧往百货大楼赶,布和糖得补充一些,她手里有肉票,碰到肯定要买的。

还有京城的糕点,她也馋了。如果有毛线,也要买点儿,猫冬无聊的时候可以织毛衣毛裤。

百货大楼还是老样子,里面的货物还算齐全,卖糖果以及卖布料的柜台前都围着很多人。

这说明这两个柜台上的货物充足,陈曦跑向离她最近的糖果柜台,发现是新来的水果糖,还是橘子糖。

买的人太多,熙熙攘攘的,她想挤进去还得费些工夫,陈曦果断放弃。

再次跑到卖布的柜台,发现这里来了一批大红色的布料,抢的人可多了。

陈曦再次放弃,她对红颜色的布没有感情,婚都结了,再穿大红色,感觉怪怪的。

其他柜台上也有布,她手里有不少布票,全都换成了布,都是这个年代常见的颜色。

黑的,藏青色的,还有卡其色,像那最流行的军绿色,价钱更贵一些不说,货还不多。

陈曦对这种颜色更没有什么念想,家属院里的人谁没有一两身这样的衣裳呀。

她在这边百货大楼买了不少东西,有吃的,也有用的。这边逛完再去隔壁的副食品商店。

这里面都是跟吃有关的东西,糕点来一些,像那些不怎么贵,包装却是不错的更是多买点儿,回去送人也倍有面子。

可惜,这边的肉摊儿上依旧没有肉,倒是让她买了几根肋骨,上面还带着点儿肉,回家炖排骨汤喝。

这就是京城,物资供应还算丰富,换了其他地方,别说糕点了,就是最普通的水果糖也不好买。

陈曦以最快的速度买完东西,又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将东西放入空间,然后从里面拿出一包山货来。

她打算去看看老邻居李奶奶,把她现在的地址给李奶奶,让她回村子的时候,告诉李初夏那丫头,说不定她们还能相互寄包裹呢。

毕竟,东北那边是出了名的大粮仓,跟乡亲们换到粮食的机会比别的地方多。

来到李家,李奶奶正带着孙媳妇张罗着晚饭。看到陈曦来了,大家都很热情。

因为陈曦每次来都不会空手,今天也是。

陈曦带着一大包山货来的,跟李奶奶寒暄了好长时间,大概说了下她的情况。

说起李初夏,李奶奶笑道:“这孩子前几天还问起你呢,打听你随军的地方缺不缺粮食。”

陈曦也笑着说:“这两年哪里不缺粮食?不过,东北那边总归是好一些的,我今年二月份去那边,还下了雪呢,那边没那么旱。”

“那就好,那就好。”李奶奶问她的地址,说是李初夏想给她写信。

“行啊,李奶奶,麻烦你记一下。”

陈曦来这边的目的达成,便起身要走,到了吃饭的点儿,再不走就不礼貌了。

双方又是一阵拉扯,李奶奶没拉扯过陈曦,她顺利出门。

眼看着太阳即将下山,陈曦去了最近的国营饭店。

她现在是真的饿,早饭就吃了一个玉米面饼子,午饭没来得及吃,这会儿饿得她能吃两大碗红烧肉。

可惜国营饭店里没有红烧肉这道菜了,好在有青椒肉丝。

陈曦麻利地点了一盘儿,再来一盘番茄炒蛋,加一大碗杂粮米饭。

肉丝不多,味道还行,番茄炒蛋这道菜则是蛋少番茄多,杂粮米饭那真是杂粮,大米也就占了五分之一,另四份,都是杂粮。

好在煮饭的人很有水平,吃起来还行,很能填饱肚子。

她拿出吃两大碗红烧肉的架势,菜和饭全部吃完,有那么点儿撑,但是胃是真满足。

吃饭的这会儿她也歇够了,准备去秦六顺的黑市出一批地瓜和土豆。

价钱她也不多要,就以前一个价,再低一分都行。平时地瓜是五分钱一斤,不过,好像是晒干了的价格。

她存的地瓜都是新鲜的,地瓜晒干还挺麻烦的,也没有鲜得好吃。

那她就要三分钱一斤,在这困难时期,应该不算贵吧?

问题是,她要把那么多的地瓜放哪儿呢?

她来到秦六顺管着的黑市附近,转了好几圈才找到一处放地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