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问题大概是怎么把椰子水包装好,做成真空的好保存又好运输了吧。
其他机器方面也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相信这边机械厂里的那些老师傅们用手都能搓出来。
陈曦最后说:“主要能形成一条完整产业链,咱们这边的椰子将会是一个城市的名片。”
这个饼画得非常大,听起来也很香,赵书记被说有了,又看了陈曦的企划书,立马拍板定下了。
跟陈曦预想中的一样,她可以向银行贷款,但只能占55%的股份,其他的股份归市里所有。
陈曦也不在意,只要政策方面给她支持就行了。又说了一个时间,双方签订合同,落实贷款,然后就可以开干了。
签订合同,寻找厂址,以及贷款都很顺利。接下来就是招人了。
厂子决定就建在这边海岛上,工人当然是就近招工了。这让海岛上的村民很是高兴,谁家没有个年轻人啊。
蓝青霞和于秋妹成功入职,一个负责管理厂子,一个采购。
其他人才都是市里出的,有年纪大的,也有年轻人。只要生产机器到位了,做椰子水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好在市里也有意想建一个矿泉水厂,专门生产矿泉水瓶的厂子也能正常生产了。
那么他们的椰子水生产就没有任何问题。钱到位,机器到位,人到位,只用了二十天,椰子水厂就办起来了。
陈曦这段时间是真的忙,各方面都需要她来协调,而且她还要负责北方那边的销售问题。
这方面陈曦暂时给了秦六顺来做,他那个市场什么都缺。
南方来的椰子水,整个的椰子,他都能吃得下。因为有了这边市政府的加入,也算是半个国有企业了,各方面的手续也是齐全的,进入各大百货大楼也是没问题的。
陈曦从不担心销售问题,现阶段还是买大于卖的,只有买到的,没有卖不出的货。
一个月后,这边小工厂也已经上了轨道,椰子就那么多,产量也只能是那么些。
陈曦也带着人尝试开发其他的产品,效果还不错,特别是椰子油,味道好得很,卖得也很好。
她当即买了两桶油,用椰子油做糕点,味道很不错的。
李向北的调令已经下来了,也跟这边的战友交接好了。而陈曦也跟厂里的人交代好了,后续若有问题就电话联系。
这边工厂陈曦一点儿也不担心,毕竟有公家的一部分,不可能乱的。
然后一家恋恋不舍地大包小包地踏上了归途,这边小院儿被家属院收回了。
除了那些带不走的,陈曦都收进了空间带走,当然也做样子寄了不少东西。
院子里的菜,被陈曦送了大半,剩下的也都收进了空间,当真是一点儿也不想浪费。
都是辛苦种出来的啊,浪费一点儿都觉得心疼。
孩子们来的时候轻装简行,回去的时候每个人都背了一个大包裹,手里还提着一个小包裹。
走的时候还是恋恋不舍的,特别是双胞胎,舍不得这边的小伙伴儿。
陈曦说:“没事儿,以后咱们每年都来一次。别忘了,咱们的椰子厂还在这边呢,总得过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