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悠闲的午后一(1 / 2)

吃中午饭时,天上开始飘起了毛毛细雨,像亲人们流下的眼泪。

陆家人挤在陆家老宅里,吃着点心喝着茶,好不悠闲。

清明雨刚歇,陆家老宅的青石板还润着潮气。

陆老太爷坐在堂屋前的藤椅上,膝头盖着条驼色羊毛毯,手里捏着个温热的白瓷茶杯。

刚吃完午饭,他咳了两声,声音不算重,却让围在旁边的人都顿了动作。

“曾爷爷,慢些喝。”

萧承煦最先走过去,伸手帮老人顺了顺后背,指腹不经意触到老太爷后颈的凉意,又把毯子往上拉了拉,“您这几天总说手脚凉,我让张太医再来给您把个平安脉,顺便调调中药方子。”

陆老太爷摆了摆手,眼角的皱纹挤成两道浅沟:“多大点事,老毛病了,春寒闹的。”

杨明汐适时的递上了一杯掺着空间泉水的温水,“爷爷喝点水,暖暖身子。”

陆老太爷话虽这么说,却没推开孙媳妇递过来的温水——他知道这是孩子们的心意,这两年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家里的药箱早被陆长雨收拾得清清楚楚,饭前吃什么汤药、饭后吃什么药丸,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甚至他房间里的茶水,都是孙媳妇自己做的药水。

陆锦陌正蹲在旁边整理药箱,听见这话抬头笑了笑:“爷爷,承煦说得对,把个平安脉又不费事儿。

如果您想出去走走,正好一会陪您去我们别院,让张太医给您好好调养调养。”

她手里拿着个棕色药瓶,是陆老太爷常吃的缓解紧张的药,晃了晃,“这药还够吃半个月,我等会回去,让张太医他们赶紧多做几瓶给您备着,顺便把您爱吃的软糕再做一点出来。”

正说着,院门口传来陆锦歌的说话声,“就是就是,祖父,多找张太医调养调养,你自己也舒服一些。”

陆锦歌手里提着个三层的食盒走进来,她夫君唐松烨跟在后面,手里还拎着个纸袋子,里面是从京城带来的春笋。

“爷爷,您把身体调养好,我们也放心,您看家航夫妇也不在家,家里公爹身体也不好,我们该走了,万一……”

陆锦歌走到藤椅边,蹲下来握住老太爷的手,指腹摩挲着老人指节上的老茧,“您要是想我们了,就给我送信,等公爹身体好一些,我们再回来多陪您一段时间。”

陆老太爷点点头,另一只手摸了摸陆锦歌的头,又看向唐松烨:“到了京城注意安全,多找太医看看你父亲的身体,慢慢调养,人老了,毛病就是多。”

唐松烨应着,把纸袋子递给陆锦陌:“长姐,这春笋是家里的老仆刚挖的,您晚上给祖父炖个汤,软和。

要是爸这边有什么情况,您随时给我带消息,我们随时赶回来。”

陆锦陌接过袋子,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吧,家里有大哥二弟幺弟他们。

你们在外面照顾好自己。”

陆锦陌夫妇又和陆父陆母打了招呼,带着他们家二小子,着急忙慌的往京城赶去。

上了马车,陆锦歌靠在唐松烨怀里,终于哭出了声。

昨天在赶来参加陆家清明祭祖的路上,家里仆人赶来告诉唐松烨,唐老爷子没了。

陆锦歌本想着昨晚打道回府,先紧着唐松烨父亲的事情处理,但唐松烨想着陆锦歌大半年没有见过陆家众人,坚持等到今天清明祭祖后在赶回去,陆锦歌接受了相公的暖意,但也为相公心疼。

唐家二小子听着马车上父亲和母亲的对话,心中一片清明,只是专心的赶着马车,把马车赶得又急又平稳。

陆家院子里,等到陆锦歌夫妇走后,角门处传来杨明汐安排护院的声音,“你们跟上去,保护好三姐姐一家人,还有看看唐家出了什么事情,估计是唐老爷不在了,传个消息给四哥,让他比着京城儿女亲家最大的排场,亲自去唐家吊唁,给三姐撑腰。”

陆家堂屋前,陆母也搬来一张藤椅,让陆父和陆老太爷坐在了一起,“爹,宏佑和您躺在一起,省得孩子们跑来跑去的,费劲。”

陆锦陌走过去,弯腰扶了扶陆父的藤椅,“爹,您这老寒腿,就没有办法再医治医治?”

“都是老毛病了,也不是啥重病,你幺弟媳和三弟,天天给我捣鼓呢!”

陆宏佑满不在意的道。

“娘,您看我爹,自己的身体,自己也不好好爱惜……”

陆锦陌转身向陆母告状。

“他自己的身体,他自己知道,吃药比喝的水还多,看着他喝药,也是难受得很。”

陆母岔开话题,她知道,陆父和陆老太爷,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