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杨府的烛火大多已熄,只剩正房和耳房还亮着灯。
李太医守在杨老头榻边,不时探探他的脉搏,杨明汐坐在一旁,手里攥着帕子,眼皮打架却不敢合眼——她怕自己一睡着,阿爷就出了意外。
陆锦棠则在院里来回踱步,心里总觉得不安,刚要去叮嘱护卫加强戒备,就听见院墙上传来“哗啦”
一声轻响,像是瓦片被踩碎的声音。
“有情况!”
陆锦棠立刻拔出腰间的佩剑,高声喊道,“大伯,二伯,戒备!”
正房里的杨家六子瞬间反应过来,杨老大抄起墙上挂的长刀,杨老七拎着狼牙棒,兄弟六人迅分成两队:一队守在正房门口,保护杨老头和杨老太;一队跟着陆锦棠往院墙方向跑去。
刚到院角,就见五个黑衣人身形如鬼魅般从墙上跃下,手里握着淬了毒的短刃,直奔正房而去。
“找死!”
杨老七大喝一声,狼牙棒挥出,“砰”
的一声砸在为刺客的肩上,那刺客惨叫一声,肩上的骨头瞬间碎裂。
其余刺客见状,分散开来,有的攻向杨家兄弟,有的绕路往正房冲。
陆锦棠眼疾手快,剑花一挽,挡住两个刺客的去路,剑尖直刺他们的咽喉,动作快如闪电——他时间长了不在京城动武,大家是不是都忘了他的武将出身了,居然这么不把他放在眼里。
杨家其他五个兄弟虽没上过战场,但长年累月的农活和作坊的事情,身体体能是不错的,加上以前在长山村,陆锦棠带着他们晨练过,后来这个习惯就一直保存了下来。
后来杨老七往战场上送粮草立了功,成了正式的战士,上了战场,更知道身手的重要性,每次回家,都会带着杨家其他兄弟学几招,所以现在对付刺客绰绰有余。
耳房里的杨老太紧紧抱着杨明汐,声音颤却没哭:“别怕,你大伯他们能应付,咱们别给他们添乱!”
杨明汐点点头,伸手握住杨老头的手,轻声道:“阿爷,你别怕,坏人很快就会被打跑的。”
杨老头似乎听见了,手指微微动了动,呼吸却依旧平稳。
打斗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不过半柱香的功夫,五个刺客就被制服了三个,剩下两个想翻墙逃跑,却被守在墙外的护卫拦住,一刀一个撂倒在地。
杨老七踩着一个还没断气的刺客,怒声道:“说!
是谁派你们来的?目的是什么?”
那刺客咬着牙,嘴角流出黑血——竟是服毒自尽了。
陆锦棠皱了皱眉,蹲下身,翻看刺客的衣襟,忽然从一个刺客的腰间摸出块黑色令牌,令牌上刻着个“漕”
字,背面还有个小小的“海”
字。
“是唐明海!
唐家三老爷安排的!”
陆锦棠眼睛一亮,“这令牌上的‘海’字,定是指唐二老爷的三弟唐明海!”
杨老大凑过来一看,拳头攥得更紧:“果然是他!
害了爹还不够,还想派人来灭口,真是丧心病狂!”
杨明汐也走了出来,看着令牌上的字,心里又气又恨:“唐三叔藏得真深,竟然还敢在京城动手,咱们绝不能放过他!”
就在这时,李太医从正房里出来,对众人道:“杨老头刚才听见打斗声,醒了片刻,说‘漕运’‘粮仓’两个词,还指了指东边的方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陆锦棠心里一动:“东边?京城东边有个废弃的漕运粮仓,是前几年漕运改道后闲置的,说不定唐三叔就藏在那里!”
杨老大立刻道:“那咱们现在就去!
趁他还没察觉,一举拿下他!”
陆锦棠却摇了摇头:“不行,现在天色太暗,粮仓地形复杂,容易中埋伏。
而且阿爷还需要人照顾,咱们得留些人在府里。
再加上唐三爷在唐二老爷出事后,还能做出后面这些安排,说明他手里还有人,不如这样,我和大伯、二伯带些护卫去粮仓附近埋伏,等天亮再动手,其余叔伯留在府里,保护阿爷阿奶。”
杨老七急道:“我也去!
我要亲手抓住唐明海,为爹报仇!”
陆锦棠看着他急切的样子,点了点头:“好,那你也跟我们去,咱们小心行事。”
众人回到正房,杨老头已经醒了过来,虽然依旧虚弱,却能清晰地说话了。
他看着陆锦棠和杨家六子,还有孙子们,声音沙哑:“唐三……手里有……漕运粮仓的……钥匙,他想……烧了粮仓……断京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