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汇小吃通南北联商队拓江湖(2 / 2)

产。”

杨明汐在钱塘江边翻完那本记满产业的册子时,陆锦棠正拿着陆家运输队的路线图过来——图上用墨线标着从江南到塞北的官道,朱砂点出十余个中转驿站,还有蓝色虚线画的漕运航线,从苏州直通京城通州码头。

“家里的车队,每月能走三趟江南到京城的陆路;漕运船更密,苏州、杭州、扬州的码头,咱们都有固定船帮合作。”

他指着图上的“千山商行”

标记,“咱们的千山商行,总号虽然在杭州京城,但分号遍布南陵国甚至其他三国的几乎所有府城,如果拿这些小吃加进去,正好能补咱们千山商行的物资短板。”

这话像颗火星,点着了杨明汐心里的想法。

当晚她就把册子重新整理,在清河镇酱菜、惠山桃花酱、苏州蟹黄汤包之外,又添上杭州定胜糕、湖州丁莲芳千张包、扬州三丁包,每样都标着产地、保质期、最佳储存方式。

陆清瑶抱着刚买的杭州藕粉凑过来:“娘,这个藕粉冲开甜糯,要是能运到北方,肯定受欢迎!”

严道之则在一旁补充:“北方干燥,藕粉、桃花酱这类干货耐存;但汤包、千张包是鲜食,得解决保鲜——我记得苏州有冰窖,夏天能存冰,运输时用双层木箱,夹层放冰,能保三日不坏。”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