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打不过就跑(2 / 4)

——属于自己的道途。

这所谓的“道”

,并非具象的功法或招式,而是对能力本质、对世界法则的独特理解与感悟,是一条需要用心灵与智慧去探索的精神之路。

对自身之道的认知程度,恰似丈量修行之路的标尺。

能力者越是深入挖掘其中的奥秘,越是能在这条专属道途上稳步前行,也就愈接近更高的境界。

这种认知的深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在无数个日夜的沉思、实践与顿悟中慢慢积累。

每一次对道的全新领悟,都如同点亮一盏明灯,照亮前方原本迷雾笼罩的修行之路。

诚然,对“道”

的认知,并不能像修炼某种强大术、法那样,直接、显着地提升战斗力。

术、法,作为直接作用于战斗的手段,其威力的强弱、施展的精妙程度,往往能在实战中立竿见影地影响战局走向。

相比之下,对道的感悟更多地作用于能力者的内在根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对力量的理解与运用方式。

可以肯定的是,对道的领悟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能力者修行之路的长度与广度。

那些深刻洞悉自身之道的大师,或许在短时间内看不出战力的飞跃,然而从长远来看,他们却拥有更深厚的底蕴与更广阔的展空间。

这种认知如同深埋地下的根系,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源源不断地为能力者输送养分,支撑着他们在修行之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向着遥不可及的巅峰持续迈进。

作为鲜少涉足一线战场的能力者,雨萱对“道”

的孜孜以求,远对“术”

的钻研热忱。

在她的修行认知里,“道”

乃本源,是一切力量与技艺的根基。

一旦在“道”

的领悟上有所突破、获得精进,就如同寻得开启宝库的密钥,那些精妙绝伦的“术”

,不过是掌握“道”

之后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就能获取的衍生成果。

这与雨萱所属派系一贯秉持的“重道轻术”

理念一脉相承。

正因如此,当张玉汝毫无保留地展露出其对“道”

的深刻理解与强大掌控力时,才会令她感到无比震撼。

这份震撼,不仅源于力量本身的悬殊,更来自对其修行境界之高深的惊叹。

“他看起来年龄不大,却已经拥有了这种境界吗?”

雨萱心中惊涛骇浪翻涌,难以置信的情绪在胸腔中激荡。

尽管张玉汝刻意伪装了自己的真实年龄,但即便在经过掩饰之后,他也不过是一副三十岁出头的模样。

而雨萱自己,恰好也是三十岁。

在过往的岁月里,她见过无数与自己同龄的能力者,观摩过诸多同辈俊杰的修行成果。

然而,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像此刻的张玉汝这般,展现出如此凡脱俗的境界。

那种举手投足间流露的从容与强大,分明是只有宗师级强者才具备的气度与风范。

“如果他不出什么意外,就这样一直顺风顺水地走下去的话,难道真的要出现一个四十岁不到的宗师吗?”

这个念头一旦在雨萱脑海中浮现,便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

要知道,在整个底蕴深厚、高手如云的自然教会中,四十岁以下便晋升宗师境界的天才,可谓凤毛麟角、百年难遇。

拥有这般惊世才华的能力者,向来都会被视作未来大宗师的“种子选手”

,不仅会得到整个教会不遗余力的培养,更将承载起传承与扬教会荣光的重任。

当雨萱还沉浸在强烈的震撼之中,呆立当场时,战场之上另外两人的行动却丝毫没有停歇。

战斗的节奏如绷紧的弓弦,依旧在快推进。

“嗯?为什么什么感觉也没有?”

凌风皱起眉头,眼神中满是困惑。

作为擅长操控气流的能力者,他向来能够通过释放出的风暴感知周围的一切动静。

可这一次,在他全力释放出那威力十足的风暴之后,本该反馈回信息的气流,却如同陷入了死寂,没有给他带来任何有关雨萱的蛛丝马迹。

这种情况,在他以往的战斗经历中从未出现过,实在是太过诡异。

在凌风的认知里,就算雨萱早有防备,成功挡下了他这全力一击,空气中的能量波动、气流的对抗痕迹,也应该通过风暴传递回信息才对。

然而此刻,他感知到的只有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