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宇宙的深邃(1 / 5)

机舱内异常安静,只有引擎平稳的嗡鸣和偶尔细微的气流声。

大多数乘客已经拉下遮光板,沉入半睡半醒的旅途梦乡,或是沉浸在小屏幕的光影里。

唯有程曦这一方小窗,仍固执地映照着宇宙的深邃。

她手中的炭笔在素描本上快移动,出沙沙的轻响,像是与这片寂静星空进行着秘密的对话。

下方,欧洲大陆的灯火已然连成一片模糊昏黄的光毯,逐渐隐没在厚重云层与地球的弧线之下。

而上方的世界,却正上演着亘古的辉煌。

没有城市光污染的干扰,星空以一种近乎野蛮的清晰度展现在她眼前,银河如泼洒出的乳白色巨流,横亘于墨黑的天幕,无数星辰争相闪耀,有的稳定如钻石,有的则微弱地颤动,仿佛在呼吸。

程曦感到胸腔里某种情绪在膨胀,不是单纯的激动或喜悦,而是一种更为深沉、更为浩瀚的明悟。

就像飞机穿越的不仅是物理的空间,更是她内心的某个临界点。

过去的迷茫、自我怀疑、对艺术方向的摸索,此刻仿佛被这无垠的星空吸纳、净化,转而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感破土而出——一种更加自信、更加明确的方向感。

她不再仅仅是那个追逐星光、试图将其复刻在画布上的女孩了。

她渴望表达更多。

笔尖下的线条不再局限于星辰的位置。

她开始勾勒光线的轨迹,试图捕捉时间流逝的痕迹——那颗突然划破天际的流星,它的光芒是瞬间,也是千万年的旅程。

她用深浅不一的阴影表现宇宙的广漠虚空,又在虚空之中,精心点出那些或明亮或黯淡的光点,那是人类在浩瀚宇宙中的位置,渺小如尘,却又因这“注视”

和“感知”

的行为而独特非凡。

一幅复杂的构图在她脑中逐渐成型,不再是单纯的写实,而是充满了隐喻和象征。

连接与孤独的悖论……她思考着。

就像这些星辰,彼此之间以光年计的距离,看似绝对孤独,却又通过引力相互牵引,共同构成璀璨的星河。

就像她与李明渊,相隔万里,心绪却因共同的理想和难以言喻的情感纽带而紧密相连。

就像“微光计划”

,每一个参与者都是孤独的光体,但汇聚起来,便能照亮一片未知的领域。

思路如泉水般涌出,几乎要赶不上她手的度。

草图一张接着一张,局部细节,整体布局,光影构思……她完全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记了身处于万米高空的金属舱体内。

这一刻,她只感到一种创造的纯粹快乐和方向确定的踏实感。

她知道,这不仅仅是几张草图,这是一个开始——她的艺术之旅挣脱束缚、迈向新境界的开始;是她与李明渊之间,那未及言明却悄然滋长的关系的新开始;更是“微光计划”

从一个概念、一个梦想,逐步落向现实的新开始。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的飞机即将开始下降,请您收起小桌板,调直座椅靠背,打开遮光板……”

空乘温柔的广播声将程曦从创作的忘我中轻轻唤醒。

她微微一怔,有些恍惚地看向窗外。

下方的云层已经散去,一片巨大而璀璨的都市灯海映入眼帘,如同倒悬的星空,与天穹上的真实星辰交相辉映。

上海,到了。

她轻轻合上素描本,指尖拂过封面,仿佛还能感受到那些线条和构思在其中跃动。

心中充满了饱胀的期待感。

飞机平稳着陆,滑行,最终停靠在廊桥旁。

程曦随着人流走出机舱,踏上熟悉又略带陌生感的土地。

夏夜潮湿温暖的空气扑面而来,夹杂着航空煤油特有的气味和城市的气息。

她打开手机,一连串的信息提示音立刻响起。

其中,最顶上的一条来自李明渊:「欢迎回来。

落地告诉我。

我在出口等你。

简短的文字,却让程曦的心跳漏了一拍,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她快回复:「刚落地,这就出来。

取完行李,推着车走向接机口。

人群中,她几乎一眼就看到了他。

李明渊站在那里,身姿挺拔,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和深色长裤,在熙攘的人群中显得格外清隽。

他目光扫视着出口,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当他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