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山水间(3 / 4)

“嗯,”

程曦点点头,看了路皓辰一眼,眼中带着幸福,“一直在做时尚买手和品牌管理的工作。

后来认识了皓辰,生活和工作都有了新的重心和方向。

现在更多是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顾问项目,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她简单带过了自己事业上的成就,将更多光彩留给了与路皓辰的相遇。

“那很好,能找到让自己舒适的状态最重要。”

林珊表示理解,又看向路皓辰,“路先生,程曦以前在学校可是很多人仰慕的对象,聪明又独立,没想到最终被你摘得了这颗明珠。”

路皓辰优雅地端起茶杯,眼中是对程曦毫不掩饰的欣赏与爱意:“是我的幸运。

她的才华和光芒,从未因婚姻而减弱,反而在我们共同的生活中,绽放出更多样的色彩。”

这番坦诚的交流,迅拉近了三个人的距离。

老同学的重逢,因为有了共同欣赏的艺术品和彼此成熟后的理解,显得格外温馨和愉快。

离开林珊的工作室时,已是午后。

阳光斜斜地洒进家具馆,在光洁的地面上拉出长长的、温暖的光影。

他们与林木约定下次有机会再聚,深入交流艺术与设计。

“接下来想去哪儿?”

路皓辰揽着程曦的肩,柔声问道。

程曦看了看时间,兴致勃勃地说:“时间还早,而且刚刚受了那么美的艺术熏陶,不如我们去旁边的现代艺术馆逛逛?听说那里最近有一个关于‘纤维艺术与空间叙事’的特展,我想去看看。”

“好,听你的。”

路皓辰自然无有不从。

两人便驱车前往不远处的现代艺术馆。

与家具馆的沉稳厚重不同,艺术馆的空间更加开阔、前卫,纯白色的主体结构,搭配大量的玻璃幕墙,引入充沛的自然光线。

特展位于艺术馆的三楼。

一进入展厅,仿佛踏入了一个由线、色彩和质感构成的梦幻世界。

这里的艺术品,不再是传统的画作或雕塑,而是运用了羊毛、丝线、棉、麻、纸、甚至金属纤维等材料,通过编织、缠绕、钩针、缝合等手法创作出的立体装置。

程曦立刻被入口处的一件大型作品吸引了。

那是由无数根粗细不一的、染成渐变色蓝色的棉线,从天花板垂直悬挂而下,底部融入一片手工烧制的琉璃碎片中,整体看起来像一道凝固的瀑布,又像是从星空倾泻而下的光河。

“皓辰,你看这个,”

她轻声唤道,指着旁边的解说牌,“这件作品叫《记忆的河流》,艺术家使用了过十万米的棉线,通过手工编织和浸染,模拟水流的不同形态和色彩深度。

底部的琉璃,象征着记忆在时间中凝固的瞬间碎片。”

路皓辰站在她身旁,仔细欣赏着:“很独特的质感。

线的柔软与琉璃的坚硬形成对比,却又在主体上统一。

这种材料的运用,打破了传统二维绘画对‘水’的描绘,让观者几乎可以用身体去感知那种流动与凝固并存的状态。”

他们继续向前,一件用废弃渔网和彩色塑料碎片编织成的巨大“珊瑚丛”

作品,以其强烈的环保意识和绚烂的色彩,引了他们对可持续展与艺术关系的讨论。

另一件用极细的铜丝精密缠绕而成的、如同植物神经元脉络的装置,则展示了纤维艺术在表现微观世界时的惊人张力。

在一组名为《织造时光》的系列作品前,他们停下了脚步。

这组作品使用了古老的缂丝技艺,但内容却是像素化的城市景观和数字代码。

程曦饶有兴致地研究着那细密如的丝线。

“将最传统的‘通经断纬’缂丝工艺,用来表现最现代的数字主题,这种冲突感和融合性很有意思。”

程曦评价道,“你看这里,每一个色块的变化,都不是印染的,而是由不同颜色的纬线穿梭而成,背后有无数断掉的线头,工艺极其繁复。

这就像我们这个时代,最古老的文明底蕴,承载着最前沿的科技生活。”

路皓辰点头赞同:“艺术的价值,往往就在于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和创造性转化。

林珊的家具是将山水意境融入现代生活,这里的艺术家则是用纤维语言重新诠释数字时代。”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得体、气质干练的女性在不远处惊讶地喊道:“程曦?真的是你!”

程曦循声望去,脸上立刻露出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