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这事成了(1 / 2)

沧海扬帆 齐橙 1184 字 14小时前

“我没有……”

柯水龙赶紧改口:

“其实我挺佩服高凡这个人的。高敏的性格也很好,别看她是个中专生,我觉得她比咱们招的那几个本科生懂得还多呢。”

陈林发道:“高凡的爸爸就是大学生出身,又是当领导的,高凡、高敏他们见识肯定会比别人多得多的。你看高凡,上大学之前就已经那么能干了,他第一次到咱们厂里来的时候,说话、做事的样子,跟好几十岁的人一样老练呢。”

“说不定他们全家都有特异功能呢。”陈兴泉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评论了一句,然后说道,“这事不说了。我估计,报纸上的消息一出来,下一步就该有订单了。我准备带着业务部出去走走,联系一下各地的五交化公司。”

他话音刚落,办公桌上的电话便响了起来。他接起电话,只听得里面有人在说:

“喂,你们这里是生产那种兴龙牌水性内墙环保涂料的兴龙涂料公司吗?我是浦江五交化公司的采购科,想了解一下你们的涂料的情况……”

陈兴泉一下子就把话筒攥得紧紧的,用尽量平静的语气答道:“没错没错,我们就是报纸上说的那家帮北大粉刷教室的公司,我们的涂料无毒环保、美观大方、质优价廉,如果你们感兴趣,我马上给你们邮寄详细的资料。”

电话里的人说道:“邮寄就不必了,你告诉我一个地址吧,我们在水南也有采购员的,我这就让采购员到你们公司去面谈。”

“成了!”

放下电话,陈兴泉在桌子上猛地一拍,哈哈大笑:

“浦江五交化公司的电话!连浦江人都知道咱们公司了,这事成了!”

“真的!”柯水龙两眼放光。

他也跟着陈兴泉去跑过业务,知道浦江的企业有多牛气,平时连水南省的国营企业都看不上,更遑论他们这种县里面的乡镇企业。

可谁曾想,就因为报纸上的一条新闻,浦江五交化公司居然直接把电话打过来了,还说要派人上门来面谈。

大家自然也能想到,对方要派人上门,更大的目的是为了到现场看一下兴龙公司的实力。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主动上门来的业务,与业务员们苦哈哈跑来的业务完全是两回事。

要说起来,兴龙公司最早做船用防污涂料的时候,也曾有过一段客户上门求购的时候,但上门来的都是些什么渔业大队之类的单位。再往后,因为市场上出现了竞争者,这种客户堵门的事情就没再出现了。

可现在,连浦江的大公司都上门来了,岂能不让人欣喜若狂。

“快,通知全公司,打扫卫生。这几天,不,从现在开始,大家都给我穿得精神点。我估计,不光是浦江的公司,其他地方的五交化公司也该派人上门来了。”陈兴泉下着命令。

兴龙公司忙得鸡飞狗跳的时候,高凡也正在泽山市郊的一处旧厂房里挥汗如雨。

这处厂房,原来属于泽山拖拉机厂。

泽山拖拉机厂是70年代大搞农业机械化的时候成立的一家厂子。在当年,全国的许多市县都成立过类似的厂子,使用全国统一的图纸,生产几种不同型号的拖拉机。

80年代初,农机系统开始进行调整,一部分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的拖拉机厂被关停,泽山拖拉机厂也在关停之列。后来,拖拉机厂的设备被其他厂子瓜分走,干部职工也被安置到了其他企业,这处厂房便闲置下来了。

高凡与郑立农谈话之后,确定由沧化科贸与泽研所合作,建设稀土精炼厂。高凡请省经委出面担保,以下一年的维生素销售收入作为抵押,从省工商银行借到了5000万元的贷款。随后,郑立农又为高凡协调到了另外5000万元以国家财政担保的贷款。两笔钱合计下来,便是足足1个亿的资金。

有了1个亿的资金,高凡立即启动了稀土精炼厂的建设。

泽研所出面,说服泽山市政府拿出了拖拉机厂的闲置厂房作为稀土精炼厂的车间,又在高凡请来的北大专家团队帮助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精炼工艺的设计,精炼厂的建设工作便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所谓串级萃取,就是把若干个同样的萃取装置连接在一起,含有目标元素的稀土原料溶液在各个装置间流过,在每个装置中都进行一次萃取反应,杂质逐渐被置换出去,目标元素的纯度越来越高。

由于各级萃取装置都是相同的,因此设备的数量虽多,设计却不复杂,基本上同一套设备重复制造上百套,然后用管道连接在一起即可。

高凡动员了茂林化工机械厂和水南化工设备厂两家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