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困龙猜枚(第1/2页)
朱慈炅不知道他的阁老叫他妖皇,勋贵叫他魔帝,东厂锦衣卫甚至不敢上报给他,这种小事万一惹怒被牵连非常不划算。
他这几天很焦虑,因为越来越多的事情已经脱离他的掌控,大明这艘破船在他的掌舵下朝着未知方向狂奔,他所谓的先知现在在很多事上都是一片茫然。
他鼓励投资,却在南直掀起基建狂潮,他本来只想建南京城,结果先是苏州,现在又是扬州,还有上海,甚至北京都想动了,杭州也在蠢蠢欲动,不断有人试探朝中风向。
他感觉他好像给大明的地下白银开了一道闸门,地窖里的银子一下就喷涌而出,如同放出了一个魔鬼。
物价波动还不是很明显,但按照他的经济常识,这东西极有可能提前把大明玩崩,而大明上下没有一个这方面的专家,他想找个人商量都找不到。
因为他驻跸南京,南京虽然在建新城,但房价居然在升高。他清楚的知道,大明没有中产阶级,贫富分化十分恐怖,根本不具备开发房地产的条件。
这个世界太疯狂,让他有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因为他自己的原因,大明类似的问题还非常多。
在思想领域,《朕问》一出,朝野思想杀向混沌,他鼓励的打压儒教,好像有成果,又好像没有,他所谓的新礼教,完全没有人理会。
他零星放出的唯物思想和治国理念,反响寥寥,无人在乎。
小孩子一边玩去,你再天慧还能当大儒不成?你以为你是皇帝你就能有名士的影响力了,知道名士是啥吗?你这娃娃异想天开的歪理邪说都不值一驳。
朱慈炅已经有点懵了,他发现自己有些想当然了。
思想领域的影响力不是东厂锦衣卫能吹出来,东厂锦衣卫玩的是邪教那一套,反正朱慈炅思想没有成为大明思想,朱慈炅本人倒成神了。
在政治领域,问题也是层出不穷。
因为朱慈炅驻跸南京,大明现在变成了两个中枢,南北矛盾空前剧烈,有些地方甚至不知道听谁的。
朱慈炅以为他是在南京破局重开,结果带来了很多未知变化,他的南行的确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还是从来没有出现过问题,未来也没有的问题。
这让他有些抓瞎,一度又想回北京,可是他在南直开辟的新局面还在进行,他又怕一走就玩完。
就拿他废除的都察院来说,新的督政院没有取代都察院。亲王们摆烂,曹思诚也天天去灵谷寺下棋,督政院完全没有监察作用,像急了那个领俸禄吃白食的机构——五军都督府。
亲王们渐渐开始觉得,这才是他们留京的作用,大明勋贵们已经做出了很好的榜样。这下好了,大明彻底没有党争了,还弹劾个鬼啊,五军都督府调兵吗?
朱慈炅甚至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亲王们老老实实的忙赚钱,绝无二心,陛下你有需要我们就坚决落实,没有我们就打酱油。
他现在有些理解内阁为什么会在这件事上支持他了,他希望亲王威压制衡在大明体制下根本就是个伪命题,内阁的权重反而更大了。
如果不是南北分离,黄立极比张居正还牛逼,朱慈炅发现陕西没有像历史上一样闹起来后,都开始考虑让次辅孙承宗回北京了。
不是朱慈炅怀疑黄立极,是天启爸爸传授的制衡术使然,但他不回京,单孙承宗回京,内阁吵翻天也只能发出一个声音,依然非相而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22章、困龙猜枚(第2/2页)
在军事领域,朱慈炅同样有些难受。
无论何时,同时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