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旧人新制(1 / 2)

    第226章、旧人新制(第1/2页)

    随着朱慈炅的朱笔落下,南京城里很快就是一家欢乐四家愁,而南京所有官员都是极大的震撼了一把,一个淮扬分会会长的虚职竟然价值三千五百万两百银。

    那苏松分会又该多少钱?杭州呢?北京呢——呸,总会以后要搬到北京去的,还是南京更合适。

    南京城外,如潮水般涌动的民工潮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在瞬间如冰雪消融般瓦解了。

    申廷宣也是行动派,立即指示手下采购皇店司的木料,当日就带走五千人仿照南京先建立民工营地,为后续民工入驻提供条件。

    当日,秦商纷纷前往日月商会登记注册,搞得皇店司应接不暇,纰漏连连,因为日月商会的会长金英,他失踪了。

    扬州知府张孝,两淮巡盐使许其孝,站在扬州城头面面相觑。

    城外土地产权好多是徽商和当地士绅的,本来他们还想坐地起价,结果迎来了镇岳卫五千新军。有了常熟故事,不想去某岛和野人肉搏,都要乖乖听话,还有钱拿。

    皇朝征地效率,的确杠杠的,没有傻子。更有聪明人不要钱,只要建成后的商铺,这个可以和秦商商量的。

    两位名字都带孝的大人很无语,因为他们发现,他们好像管不了这些商人了。

    张孝是孙承宗同年,四川重庆人,扬州知府位置上应该是舒舒服服的干到致仕的,结果遇到这种不被他掌控的大事。

    中枢直接插手,他还和许其孝明争暗斗个屁啊,扬州事务他居然没有一点点发言权了。扬州三大商帮都不把他放在眼里了,日月商会才是他们新的庇护所。

    许其孝是阉党成员,为魏大爷和天启爸爸的捞钱事业是有过突出贡献的,现在依附首辅大人,地位稳固,甚至还有前途。

    两淮盐业变故频频,亲王和皇帝亲自下场,搞得他非常迷茫,现在,盐商也不跟他玩了。三千五百万,自接让他头晕脑胀,去年盐税他自诩的所谓功劳瞬间变得一文不值了。

    连扬州的老百姓都议论连连,茶余饭后,都在讨论三千五百万能垒多高的银山,还在讨论是不是要去做工,喝点汤汤水水。

    《通报》今天只有个简单新闻,明日才会有详评。有大聪明已经开始挥毫泼墨,连夜向《通报》投稿,为小皇帝歌功颂德了,这种稿子比较容易采纳,有钱拿。

    不过,大明皇帝朱慈炅已经不再关心这件事了。当天下午,他就在御书房召见钱士升和杨一鹏,继续给户部扩容。

    “户部需要增设一个商务清吏司,分管郎中由户部推荐任命,员外郎两人,其中朝廷一人,商会一人。

    其下各商务中心,设主事一名,正六品,由商会分会会长兼任,目前只有淮扬的申廷宣一个人。

    每名主事下,应该再设商政、市场、流通、生产、监管,五位大使,除商政和监管大使由户部下派外,其余由主事推荐。”

    杨一鹏有点头晕,他的事情已经很多了,他有点无力吐槽的看向钱士升,希望钱状元能开口劝劝皇帝,毕竟,这东西他有违祖制成例。

    钱士升犹豫了两秒,一本正经的开口。

    “陛下,臣觉得还可以再加上商籍和财税两个大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26章、旧人新制(第2/2页)

    杨一鹏大惊,死死盯着钱士升,眼神有点吓人,但钱士升不为所动。

    朱慈炅稍微想了一下,就点头肯定。

    “嗯,可以。还是钱卿考虑全面。”

    杨一鹏有点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