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4章、两宫退场,双王登台(1 / 3)

    所有人退出天工院后殿侧室,对在后殿孤坐的张太后行礼,又来到前殿大会议室。

    刘一燝面带苦涩,将值守的倪元璐叫醒,回头看了看慌张的内阁,和神色各异的诸王内宦。

    “制旨吧。”

    “老夫不同意。”孙承宗阴沉着脸,须发怒张。

    “有用?”刘一燝冷笑回答,又看向黄立极,“皇上让你我二人承命,你怎么说?”

    大会议室内呼吸可闻,气氛压抑。

    黄立极一直低着头,手指在大腿上敲击不停,沉默良久,声音有些沙哑。“遵皇上旨意。”

    来宗道死死盯着黄立极,只有他有资格反对,忍不住厉声开口,“中五。”

    黄立极摆摆手,作出了决断。“皇上还在呢,不过是立两个监国。”

    是的,不过是立两个监国,十七岁的朱由检和二十一岁的朱由崧,一个信王,一个褔王世子。

    总比南明时一堆监国强,现在立,这两个就是合法的,省了北京沦陷后南方的不知所措,各种乱来,内斗。

    万一朱慈炅失败,这大明的传承依然会有序,真出个南明也不怕,算是后手中的后手。

    鞑清有八旗议事,我大明有几十旗议事呢。朱慈炅发现,扭扭捏捏的防备着藩王,不如将藩王推上前台,能怎么的,谁敢谋逆谁能谋逆不成?

    关建是,收拾藩王比应对太后容易太多了,没有什么枷锁。

    血脉太远,朱由校就自己一个儿子,最亲的信王都差着辈分,朱由崧也没儿子,朱家慈字辈就皇帝一人。

    有监国主持朝议后,太后还能把持批红不成,这可是朱慈炅的“遗命”,先帝遗诏也没有太后辅政。

    王体乾又被叫了进去,出来后补充了皇帝的新信息:北京由信王监国,瑞惠桂三王辅政,各制监国辅政金印,持国由信王,执政由三王。南京由朱由崧监国,潞王朱常淓、福王朱常洵辅政,与掌印太监刘应坤一道主持南直事务。

    好嘛,除了几个娃娃,嘉靖系的一网打尽。

    如此一来,内阁诸位反而不慌了,没有福王的卷土重来,制衡不断,这是皇权手段啊。那么小皇帝——

    几个聪明人皆叹服不已。如此一来,两宫体制全面瓦解,而且,雨露均沾,宗室也说不出意见来。

    所谓的两宫体制,实际上只有一宫,只有张太后把持朝政,任太后基本不说话。有人以为皇帝会推出亲娘和张太后打擂台,没想到是掀桌子。

    那所谓的“病危遗诏”,刚刚担心不已的诸臣,瞬间反应过来,被小皇帝耍了。只有皇帝的天慧才能如此布局,所谓的“病危”如果不是“病危”呢?

    孙承宗甩了甩袖子,“你们慢慢拟诏,老夫回家睡觉了。”第一个走出天工院。

    “稚绳,等等,一起出宫。”来宗道也生气了,追上孙承宗。

    刘一燝“哈哈”大笑,毫无仪态的瘫躺在坐椅上。“按皇上的意思,慢慢拟。”

    黄立极也摇头苦笑,“咱们皇上啊——”

    会议室氛围一下就变了,刚刚还担心、兴奋、犹豫、恐惧的信王朱由检莫明其妙的看着阁臣,又看向瑞王。

    朱常浩心中也咒骂一番,我就说这小子天命护体怎么可能嘛,又把叔祖们拎出来耍,得,这次外面那两个也没跑。

    辅政,辅个鸡毛政,还不是要你拿主意,我们就是你的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