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1章、三杯酒(2 / 3)

未远,今以虏首十万,为同胞雪恨,愿同胞安息。且饮此杯。”

    “朕以帝王冠冕为蓟北父老垂首!屠我同胞,即我仇雠……”

    “朕以帝王冠冕为蓟北父老垂首!屠我同胞,即我仇雠……”

    朱慈炅将杯中酒尽洒长城。

    两位阁老脸色铁青,皇帝祭民?哪朝哪代的事?

    朱慈炅第三次举杯。

    “诸君,这第三杯酒敬战死同袍,蓟北此战所有烈士,卫国英雄。凡大明鹰扬之士,生享太庙血食,死则英魂镇边!雁翎刀所指处,即汝等忠魂归乡路!诸将士英灵不远,且看吾辈长缨在手,荡平建州!”

    “……诸将士英灵不远,且看吾辈长缨在手,荡平建州!”

    “……诸将士英灵不远,且看吾辈长缨在手,荡平建州!”

    长城上下诸军将都愣了一下,沉默之后,齐声高呼。“长缨在手,荡平建州!”

    喷张的血脉为雄浑的声音扩音,瞬间震动长城内外,久久不能平息。

    朱慈炅微微抬手,好不容易抬上长城的大将军炮,依次鸣响,隆隆雷声震动长城内外的天地,惊起马嘶无数。

    苏布地也在长城内的人群中,遥望着他自己认下的天可汗,暗暗摇了摇头,神情无比复杂,今日之后,朵颜就真成了大明的朵颜。

    因为,朵颜骑兵将有五千人入驻宁远,五千人入驻山海关,还有三千要入驻北京城,三千要去宣大对付插汗部,更有五千十三到十八的少年要加入天可汗的骧云卫。

    朵颜的草原上基本全无蒙古战力了,天可汗说得多好,骑兵他帮忙养,节约粮草,草场他派人守护,牧民安心生产。

    敢反抗吗?

    要反抗又何必投降?

    不管如何,比洪歹极的减丁策强,天可汗说过将朵颜视为自家怯薛的。

    至于头人们,啥心思也别想了,天可汗开放联姻了,快点和大明融为一体吧。

    金衮奴也在人群中沉默,大明上下荡平建州的高呼对他而言,特别刺耳。

    若是战前,他听到这样的宣言,只会觉得好笑,而如今,他却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此次近百个牛录出征,四哥你带回去多少?

    死了这么多人,不会有人反对你了,但深夜梦醒,你的心会不会痛?

    金衮奴突然觉得后背刺痒,自己的前途,建州的前途都是一片阴影。

    大明的这个皇帝真的才三岁吗,你看他调动大明的士气多么熟练,若他十三岁,二十三岁,建州还存在吗?

    蒙古人和建州人被朱慈炅震撼,大明人更为震撼。

    袁可立的眉心都快挤出血来了,敬轩辕、敬百姓、敬士兵,这是什么鬼?

    这三杯酒不是敬鬼神,士兵百姓们狗屁不懂,跟着瞎起哄,稍微读过书的人都知道,皇帝这三杯酒不合规矩。

    这是打破儒家叙事,是颠覆社稷的大礼议,这比嘉靖道爷可凶猛无数倍,皇帝跳出了儒家框架,天命在身的朱慈炅竟然弃天命不顾?

    小皇帝啊小皇帝,你要干什么?

    非儒?变儒?

    太疯狂了,袁可立几近崩溃。

    皇帝挖苦讽刺他,都没有让他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