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大明劫(十四)(1 / 2)

    刚刚就任的宣令官不过一个秀才功名,年轻没啥背景,所以才分配到了人人畏惧的孝陵大营。

    年轻宣令官开始读的是一系列皇帝亲发的圣旨。

    说皇帝不会离开南京,要与南京百姓共进退。皇帝发了要与大疫斗争的宏愿,要灭疫敌保苍生,号召天下医者勤王。

    这一大段,中书们写得文采飞扬,很是提气,小小感动了不少人。

    接下来是刘阁老为总指挥的疫区各项政令,这个太多了,就没人能记住,反正就是各种不准,听着听着就想发饭。

    然后还有防疫的各种知识宣传,小书生快别宣传了,大营已经宣传过了。

    没有人喝生水,不去厕所的都挨鞭子了,这荒郊野外的,哪里来的老鼠,都洗过手了。就等开饭呢,有人已经用筷敲碗了。

    宣令官也想尽快完事,旁边不是还站着老营监和巡营武官吗。

    然后他开始念昨日疫情通报:确诊染疫者两千五百五十五人,亡故一千二百一十三人。

    大营瞬间无声,也没有要吃饭的了,一个个瞪大眼睛看着宣令官。

    大疫这么猛的吗?

    你小子早上上完厕所洗手没?

    昨天营地洒石灰你们洒完没有,有没有遗漏?

    下午还要熬蒿汤啊,没人会吐了。

    席地而坐的乙字二十三营悄无声息的扩张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瞬间增大了。

    生死威胁颠覆了儒家人伦秩序,一颗名叫怀疑的种子在太祖苗裔中发芽,陌生的朱辅煷和朱彝亮突然被远远孤立。

    人类的眼神无声,但可以传递很多情绪。当构建整个文明的眼神都充满怀疑排斥,不知道算不算文明之殇,不知道这是不是朱慈炅想要的。

    朱慈炅为了自己的改革政令推行,从帝国的最高层开始编织谎言,他带给这个大明的真的都是美好吗?

    乙字二十三营地实际上已经离神烈山有一段距离,不过《南直疫情通报》是全江南散发,神烈山在南直这个距离上又很近,山上还更早收到。

    所谓的神烈山,另外两个名字更响亮,紫金山、钟山。神烈山是道爷取的名字,朱慈炅这支不绝嗣,应该没有人再改这个名字。

    神烈山本来郁郁葱葱的,桧柏红杉,苍松青榉,很多树木环绕,两百多年来,孝陵卫将这座山保护得很好。

    但朱元璋遇到了朱慈炅这个大孝子。

    为了修建营地,洪武大帝的苗裔在朱大孝子的点头首肯下,大肆砍伐,已经将神烈山弄得像狗啃了一样,东缺一块,西少一片,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恢复。

    朱慈炅的贴身太监王坤,挂名司礼监随堂的王之心和一身红袍的御马监掌印高起潜就在神烈山最高的头陀岭向下张望,看着山下被破坏的树林,三个人都是紧紧皱眉。

    “这会不会破坏风水?”始作俑者的王之心有点心惊肉跳,他来的时间虽然久,还是第一次到这里来,此时看到自己的杰作,难免担心。

    “别胡说!”高起潜自认地位最高,呵斥了王之心一句。

    “城里死了一千多人,咱们这里只有一个。现在最担心的是城里,咱家怎么突然觉得城里才是源头啊。”

    王之心也看向了南京城方向。

    “这一个是上午刚死的,还没有统计。吴大夫说发现得早,那条河应该就是源头,出事的都喝过那条河的水,只要控制住